格言联璧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原注]许鲁斋云:读书最怕是自满。惟虚故能受,满则无所容。学者当佩斯言。 陈子兼云: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今注]沃:浇灌。胶柱鼓瑟: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 【译文]学习不虚心,就像用水去浇石头,一点水也进不去;学习不开窍,犹如用胶柱鼓瑟,固执拘泥,一点也不知变通。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原注]薛文清公云:为学不是虚谈道理,须于应事接物时,随处详审体察。若泛观天下之理,而不知善处事物,究于实际何补? 高忠宪公云:学者读书,须要句句反到自己身上来看,一面思索体认,一面反躬实践,这才是读书。 【译文]读书若不体验认识,就像闪电照物,一照而过,一点要旨都抓不到;读书若不身体力行,就像走水路却得到车,走陆路却得到船一样,一点用处也没有。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原注]陈白沙云:疑者,觉悟之机;知其可疑而思问焉,其悟自不远矣。若徒以为晓得,便竟住了,大无益。 吕新吾云:天地所以循环无端,积成万古者,只有四个字,曰:无息有渐。为学亦然。 【今注]启信:引起思考。克底:能弄清道理之究竟。 【译文]读书时最可贵的在于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就可以启发思考、获得真知;读书贵在循序渐进,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坚持到底、终有所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