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科工承建的中华片区30栋酒库建设项目顺利交付。项目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茅台镇,占地面积29.94万平方米,包含17栋酒库及办公等相关配套设施,是茅台集团最大规模的酒库群。 千年酿酒古法与现代建造之道,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走进这座酒库群,同建设者们回顾不平凡的来时路。 走进赤水:在悬崖峭壁间“酿造”奇迹 赤水河谷层峦迭嶂,要建设浩大的酒库建筑群,地质问题是项目建设的重难点。项目经理汤泽银带着测量队首次踏勘现场时,目之所及,60度陡坡上密布着野生竹林,138米的巨大高差让整个施工面犹如一面墙壁。测量队背着测量设备,在湿滑的山坡上日均步行2万步,结合测绘无人机勘测数据,仅用20天完成全场地形建模,硬是在荒坡上“抠”出近30万平方米的施工面,打消了业主的后顾之忧。 △进场前原始地貌 现场勘测首战告捷,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16、17号酒库单栋建筑面积2.85万平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却要建在落差18米的山坡上,工期紧,任务重。项目总工龙剑每天带领团队研究探索解决办法,在一次与公司的模块化装配式(MiC)建筑项目交流学习后,他灵光一闪,决定借鉴这种搭积木般的理念,创新采用“跳仓法施工+平行流水作业”组合,将5层酒库分解成8个独立施工单元,这样一来施工效率大大提升,工期节省多达45天。 △“跳仓法施工+平行流水作业”组合 匠心筑库:解锁环境控制的智慧密码 要形成茅台独有风味,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进行基酒陈化是关键所在。随着建筑尺度的扩大,对环境的精细化控制难度呈指数级上涨。为了满足严苛标准,项目团队通盘考虑不同材料的特性,研发出“三明治”围护结构墙体——外层双层水泥压力钢板隔热防爆,中间10厘米岩棉层保温通风。这种独创构造使得库内温度常年稳定在18-25℃,湿度控制在65%-75%黄金区间。 △水泥压力钢板复合岩棉夹心外墙 打造适宜内部环境的同时,外部环境问题同样被一一解决。比如,项目采用“大直径旋挖灌注抗滑桩+外挂式桩间墙”支护体系,解决大尺度山地建筑与大坡度施工面存在的天然矛盾,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在边坡施工中,1000多根直径2.4米的抗滑桩深入岩层,每根桩可承受超500吨水平推力。总工程师龙剑形象比喻:“相当于给每栋酒库穿上'防滑钉鞋’”。项目团队的积极创新与精细管理,助力项目荣获2024年度贵州省建筑工程优质质量结构工程。 数字赋能:科技守护时光陈酿 庞大规模还带来了质量和安全管理难度的陡升。项目针对性引入“智慧建造大脑”系统,三维模型实时显示着酒库群建设进展,2000个传感器遍布工地,实现单个施工单元穿透式管理,自动监测混凝土温湿度、支架应力等关键数据。BIM工程师刘联牟骄傲地介绍说:“我们通过BIM模型优化GPS定位,将桩基定位误差控制在20毫米内,比国标精度提高60%。” △全流程BIM应用 基于这2000个传感器,项目团队还开创了智能消防监测系统——高位水池通过5G物联网连接超1万个消防终端,30秒内可完成全库区火情响应,同步解决了大尺度储酒空间带来的大范围消防压力。项目经理汤泽银介绍说:“鉴于酒库建筑的特殊性,我们充分考虑了所有潜在消防隐患,对应布置了酒精浓度探头、感温光纤、烟雾探测等多项监测装置,确保第一时间触发应急响应。” △酒库内高密度布置消防探头 当封坛仪式上的红绸飘落 醇香酒液在现代酒库中静静陈化 未来 中建科工将持续深耕酿造特色产业 用创新科技守护时光的醇厚 (中建科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