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体质:血瘀面目唇舌暗,健忘疼痛有瘀斑 特点:黯、斑、痛。皮肤不知不觉中出现乌青或青紫瘀斑(皮下出血),面色晦暗容易出现暗斑,容易有黑眼圈,口唇颜色偏暗,舌质暗瘀斑/舌下络脉青紫,面部钞票纹,容易忘事,身上固定疼痛。 易发病:冠心病、脑卒中、子宫内膜异位症 调体法则:活血祛瘀,疏利通络 调体方: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 调理:情绪避免烦躁,饮食行气活血。 精神调摄:血瘀质易烦健忘,应努力克服烦躁情绪,遇事宜沉稳,保持精神舒畅,使气血和畅。宜欣赏流畅抒情的音乐如《春江花月夜》等。 饮食调养:宜选用具有调畅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生山楂、醋、玫瑰花、桃仁(花)、黑豆、油菜等。少食收涩、寒凉、冰冻之物,如乌梅、柿子、石榴,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油腻食物。药膳推荐延寿黑宝粥、三七牛肉汤、黑豆川芎粥。 起居调养:起居要避寒,劳逸相结合。居室宜温暖舒适,不宜在阴暗、寒冷环境中长期工作和生活;衣着宜宽松,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打麻将、久坐、看电视等;宜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 运动调养:釆用中小负荷、多次数的锻炼方法,如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易筋经、保健功、导引、按摩、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或八段锦等。不宜做大强度、大负荷的体育锻炼。 针灸推拿:揉按或艾灸期门、血海、膈俞等穴位。 气郁体质:气郁多愁易紧张,焦虑叹息气不畅 特点:郁、虑、弱。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肋胁部或乳房胀痛,无缘无故叹气,面貌忧郁。 易发病: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甲状腺结节 调体法则:疏肝行气,开气郁结 调体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 调理:心态开朗,食要宽胸理气,起居宜动不宜静,多参加集体活动。 精神调摄:主动寻求快乐,常看喜剧、相声、富有激励意义的作品;勿看悲剧、苦剧;欣赏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振奋精神的乐曲,如《金蛇狂舞》等。 饮食调养:宜用理气解郁的食物,如小麦、大麦、刀豆、金橘、柑橘、柚子、黄花菜、薄荷、佛手、萝卜、香菜、洋葱、芹菜、开心果、胡椒、橘皮、紫苏等。推荐药膳楂麦佛手茶、黄花菜羊肝汤、苏叶百合粥、玫瑰花茶、薄荷粥。少食收敛酸涩的食物如石榴、乌梅、青梅、杨梅、酸枣、李子、柠檬、泡菜等。 起居调养:居住环境宜温暖,居室和衣着宜选用暖色系如粉色、红色、黄色等;房间内摆放带香气的植物,如玫瑰花、月季花、茉莉花等;睡前温水泡脚;睡前不宜喝茶、咖啡和可可等饮料,也不宜聊天、看惊险刺激节目。 运动调养: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运行,宜每天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多参加集体性活动。跳广场舞、打门球、合唱、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 针灸推拿:揉按或艾灸太冲、合谷、期门等穴位。 特禀体质:特禀诸物皆敏感,鼻炎咳喘起风团 特点:过敏。容易过敏,打喷嚏流鼻涕,荨麻疹哮喘,过敏性紫癜,皮肤抓痕 易发病: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 调体法则:或益气固表,或凉血消风 调理:情绪稳定,起居避免过敏原,加强锻炼。 精神调摄: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在尽量避免过敏原的同时,还应避免紧张情绪。可选择优美轻音乐缓解情绪,转移注意力。 饮食调养:均衡饮食、粗细粮搭配、合理配伍荤素,宜多食能抗过敏食物如乌梅、金橘、马齿苋、灵芝、黄芪等;少食辛辣、腥发、油腻、甜食食物,不食用含致敏物质食品、冰冷食物。推荐药膳灵芝黄芪炖肉、葱白红枣鸡肉粥。 起居调养:避免接触各种致敏的动植物,春季花开季节尽量避免过多室外活动;对花粉过敏者可提前1个月保健治疗;尽量不在室内养鲜花;枕头、棉被、床垫、地毯、窗帘、衣橱易附有尘螨,应经常清洗、日晒。 运动调养:不宜选择大运动量的活动,避免春天或季节交替时长时间在野外锻炼。运动时注意避风寒,如出现哮喘、憋闷现象应及时停止运动。推荐运动“六字诀”中的“吹”字功、慢跑、散步、下棋、瑜伽等。 针灸推拿:揉按或温和灸神阙、曲池、足三里等穴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