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以下是舌诊的一些主要内容:
舌的分部与脏腑对应
- 舌尖多反映心肺的病变。 - 舌中多与脾胃相关。 - 舌根常提示肾的情况。 - 舌边多反映肝胆的问题。
望舌色
- 淡白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气血两虚、阳虚。 - 红舌:舌色较正常红,主热证。 - 绛舌:舌色深红,为热入营血。 - 紫舌:舌色紫暗,主气血瘀滞。
望舌形
- 老嫩舌:老舌多主实证,嫩舌多主虚证。 - 胖瘦舌:胖大舌多为水湿内停、痰饮阻滞;瘦薄舌多属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 点刺舌:提示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 裂纹舌:多由阴液亏虚、血虚不润所致。 - 齿痕舌:常与脾虚、湿盛有关。
望舌苔
- 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里热或里寒的重证。 - 苔质:薄苔为正常或病邪在表;厚苔主邪盛入里。润苔为津液未伤;燥苔为津液已伤。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所致。
舌态
- 痿软舌:多为气血俱虚、阴液亏损。 - 强硬舌:多因热入心包、痰浊内阻所致。 - 歪斜舌:多见于中风或中风先兆。 - 颤动舌:为肝风内动的表现。 - 吐弄舌:多为心脾有热。
在进行舌诊时,需要注意光线、伸舌姿势等因素对舌象的影响,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舌诊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其他四诊信息综合判断病情。 ![]() ![]() ![]() ![]() ![]() ![]() ![]() ![]() ![]() 怎样做呢?不能直接活血化瘀!左行气,右行血!撇下静脉左侧青筋重,是气虚血瘀!处理方法:①先健脾化痰,用二陈丸②补中益气,用,补中益气丸,或六君子丸。③活血化瘀,血府逐瘀丸!![]() ![]() ![]() ![]() ![]() 先用加味逍遥丸,疏肝健脾再用二陈丸,祛湿最后同补脾肾,用脾肾双补丸脾肾双补丸具有健脾开胃,补益肝肾的功效。其主治脾肾双亏,气阴两虚,面黄肌瘦,食欲不振等症状。 |
|
来自: 鹤年养生 > 《口腔 咽,扁导体 喉 牙痛 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