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子(中篇) 崔员外的十余艘大船,被洪水冲出河口。忽然,前方一块岩石落下,一只小黑猿也随石头跌落水中。崔员外连忙让仆人用竹竿把小黑猿搭救上来,放到岸边。不久,顺水漂来一根树杈,上面有一个鸦巢,几只小乌鸦被困在巢中。崔员外让仆人找来一块船板,托起鸦巢,让小乌鸦展翅飞走了。 船继续前行,漂到一个湾流,迎面漂来一人,在水中挣扎,大喊“救命”。崔员外见状,准备让人救他。张氏连忙阻拦道:“老爷忘了僧人交代的话了吗?'遇物相援报亦饶,只有人来休顾问’,让我们只救动物,不救人啊。”崔员外道:“既然动物都要救,怎么能不救人呢?”崔员外坚持把那个人救了上来,又取来干衣服让他换上。 第四天,雨停了。崔员外让仆人回镇上看看情况。洪水过后,镇上的房子都被泥沙淹没了,只有崔员外的房子没有太大的损坏,还能住人。崔员外知道后,请工人去修整房屋,带着家人往回走。路上,崔员外问那个落水的人想不想回家,那人哭着说:“小人是宝积坊刘屠夫的儿子刘英,现在遭了洪灾,也不知道父母是死是活,家里的房子也被洪水冲毁了。小人无处可去,情愿跟随您,做您的仆人,报答您的救命之恩。”崔员外想了想,道:“你若愿意留在我家,我会把你当养子看待。”刘英大喜,连连磕头道谢。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崔员外回到市头镇转眼已有半年。忽然有一天,皇宫里的张娘娘丢失了一方玉印,找了多日都没有找到,十分着急。仁宗皇帝为此让各州府发布榜文,称谁能找到玉印,就赏他高官厚禄。 这天,崔员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个神仙告诉他:“张娘娘丢失的玉印就在后宫的八角琉璃井中。上天念你做了许多好事,特地前来告知,让你的亲儿子前去揭榜,可得一场富贵。” 崔员外醒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张氏。话音未落,仆人就进来告诉崔员外,登州衙门贴出了寻找玉印的榜文。崔员外见与梦中人所说的一致,万分惊喜,打算让儿子崔庆去京城揭榜。可张氏舍不得,垂泪道:“我们只有这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离我们那么远。富贵有命,何必太在意这事。” 刘英知道后,主动来找崔员外,说:“二老的救命之恩,我一直没有机会报答。现在既有神人相助,我愿意代弟弟去皇宫走一趟。如果真的得了一官半职,我就回来让给弟弟。”崔员外听了,非常欢喜,就给刘英准备行李,送他起程。临走前,再三叮嘱道:“若有赏赐,别忘了你弟弟。” 刘英到了京城,径直来到朝门外,揭了榜文,朝门守军便带他去见王丞相,刘英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和玉印的下落一一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把刘英安排到驿馆住下,第二天入朝向仁宗禀告了此事。张娘娘这才想起来,中秋赏月那天,自己和宫女在八角琉璃井边取水,不小心把玉印掉在井里了。张娘娘派太监下井寻找,果然找到了玉印。 仁宗好奇刘英为什么知道玉印的下落,宣他上殿询问。刘英坦白地说,是神仙在梦中告知的。仁宗道:“想来是你家积了阴德,所以神仙才特别眷顾你们家。”仁宗于是下旨,封刘英为驸马,把黄娘娘的第二个公主嫁给了刘英。刘英大喜过望,连忙谢恩。几天后,刘英搬进驸马府居住,一时成了富贵显达、有权有势的人。这时,他早把崔员外一家抛在脑后了。 刘英一走两个多月,崔员外在家日夜盼望,却始终没有他的消息。这天,镇上有人从京城回来,说刘英当了驸马。崔员外听后,惊疑不定,就让仆人小二护送崔庆到京城,一探究竟。 崔庆主仆到了京城,找了家客栈住下,第二天,就前往驸马府。走到中途,只见前方鸣锣开道,有人喝道:“驸马驾到!”刘英骑着高头大马,正得意扬扬地走,崔庆便站在路旁,等刘英到了,就故意上前,想与刘英相认。不料,刘英一见崔庆,大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冲撞本王的马头!”命左右牌军将崔庆拿下。崔庆惊讶万分,道:“哥哥为何不认我?”刘英怒道:“我哪来什么兄弟!"不由分说,就把崔庆抓入府中,重打三十大板。 可怜崔庆被打得皮开肉绽,两腿流血,被押入大牢。小二想入狱看他,也被拒之门外。崔庆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狱卒,狱卒同情他,经常暗中接济,崔庆的日子这才好过一点。崔庆从小家境富裕,每天都要吃肉,根本吃不下狱中的饭菜。这天,正当他难受之时,一只黑猿忽然从窗子那里钻了进来,将一块熟羊肉递给崔庆。崔庆突然想起,父亲以前救了一只小黑猿,难道就是眼前这只?他于是接过熟羊肉吃了起来。猿猴离开了,过了几天,又给他送来食物,至此来往不断。狱卒见了,忍不住叹息道:“动物尚知道恩义,人反而不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