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Qiao,一名懂质量的体系人,懂体系的质量人 下面小编整理了在过去民企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通病 01 问题点:研发端新项目对应输出文件,长期受控版本发行(如:总成图、特殊特性清单、产品规格书等) 问题涉及部门:项目/研发 原因:新项目开发设计时问题点多,导致频繁更改产品资料 整改建议: 1.项目严格按照APQP流程进行管理新项目 2.研发所有输出资料应该受控发行 造成影响: 1.研发长期发电子档文件,导致各部门所使用标准不一致 2.客户审核时资料五花八门 问题涉及部门:项目/研发 原因: 1.研发设计周期短,验证不足,带问题试产 2.出货需求紧急,经常性发生第一次试产就出货 整改建议: 1.项目严格按照APQP流程进行管理新项目 2.规范试产机出货流程 造成影响: 1.第一次试产机携带很多问题,问题点状态不问题。经常特采,容易客户投诉 2.试产机验证不足,潜在风险很大 问题涉及部门:项目 原因: 1.产品沿用,有局部更改。但未经过验证 2.客户进度紧,项目流程自行缩减 整改建议: 1.项目严格按照APQP流程进行管理新项目 2.试产沿用机型,也需要重新下发资料,不能随意告知相关部门,让其自行更改 或实行 造成影响:产品未经验证,状态未冻结。资料提交会导致与产品实际装配不符 问题涉及部门:新能源事业部 原因:业务员的过程监督缺失,订单完成率低,没有管控过程造成的库存损失,退货损失 整改建议:把退货率和造成的库存滞销情况都纳入考核当中(计划、销售),并要求把库存处理分到每个业务员指标上 造成影响:库存堆积 问题涉及部门:产品/采购部/品质 原因:外采供应商品质管理缺乏流程与制度,管理方面过于松散,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整改建议:建立工作流程及准则 造成影响:供应商品质参差不齐 问题涉及部门:业务部/项目管理/研发各部门 原因:客户需求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主要为客户需求输入随意(如微信,RTX发出或直接找工程师要求导入),无充分评估等,造成项目需求混乱,研发各部门需求不明确 整改建议: 1.新项目开发前,要求客户需求输入尽可能详细,避免项目开发完成后需求变更,增加成本,减少收益 2.加强需求管理,客户的需求要求正式的邮件输入,同步提交ECR申请,各责任工程师签字审核确认后,由PM统一安排开发导入;有成本增加的,及时和客户端沟通确认成本增加,避免将成本压力一味放到公司和供应商 3.非以上流程输入需求,可不受理 4.如有特殊紧急情况,可以先评估处理,但后面必须补齐对应资料 造成影响:工程师任务繁杂,降低客户满意度等 问题涉及部门:业务部/项目管理/研发各部门/财务/客户 原因: 1.RFQ和立项流程执行不彻底:在RFQ/竞标阶段,有些地区客户(比如南非,菲律宾等)要求开发出实际的样机,相当于在定点前已经完成80-90%的研发工作 2.产品立项后,项目各责任工程师在进行详细设计过程常常发现产品经理输入的需求与客户真实的需求有较大差异,由此导致:方案变更、成本变更、周期延长。并且现有的情况是产品经理只要是项目立了项就基本退出协调前期不明确事项 整改建议: 1.加强前期需求沟通,完整理解客户功能需求 2.产品经理对客户需求跟进时间延迟到第一次样机确认后结束 3.成立项目立项前评审小组,对输入的立项资料严把关 造成影响:项目周期延长,加大了对项目的投入 问题涉及部门:各部门 原因:目前的出差/报销流程更新后比较复杂,导致审核批准时间较长,影响积极性 整改建议:简化出差/报销流程 造成影响:影响出差积极性 问题涉及部门:采购部 原因:新项目塑胶、五金首模样件问题点改善,有些供应商要求收取改模费用,增加项目开发成本 整改建议:建议签订开模合同时注明,如果不涉及重大设计变更,要求供应商免费改模,减少开发成本,这也是竞品公司新产品开模通常惯例 造成影响:增加项目开发成本 问题涉及部门:采购部/物料认定小组/IQC 原因:零件确认书提供,中间信息不流畅 整改建议: 1.工程师要求供应商提供零件确认书相关资料,采购要及时跟进索取,避免因为签样资料不完善或者不合格导致签样不及时影响备料 2、工程师零件确认书签出后很长一段时间,IQC还反馈因没有确认书拒接部品入库,影响生产,建议理顺中间环节,让签样确认书能够及时送达IQC 造成影响:影响产品交付 问题涉及部门:体系/各个产品链部门 原因:公司IATF16949体系持续完善工作推广得不够,之前对体系有一些了解的人长时间没有得到最新的资讯也是会退步的,现在各部门APQP文件模板都有多种版本,而且这些文件或表格都是需要跨部门完成;另外像TCV审核过程中一些成果就没有积累下来并推广 整改建议:建议成立个较高级别虚拟IATF16949推进改善小组,定期讨论提升并跟进落实 造成影响:知识混乱、系统缺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