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周 一 穴 ![]() 清城区中医院[每周一穴] 专栏在医院官微推送,本栏目由医院中医康复科支持。小穴位里藏着大养生道理,不要错过每周的[每周一穴] 哦。 ![]() 中 医 穴 位 壹 名词解释 阴市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属足阳明胃经。阴为阳之对,指寒症,市是集聚之意,穴位居下,易为寒湿所聚,故名阴市。 阴市。阴,水也。市,聚散之地。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经水在此为汇合之状,故名。 阴鼎。阴,水也。鼎,炉鼎也。阴鼎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且不断气化。本穴物质为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在此为汇合之状,因受脾土所传之热,地部经水不断气化,故名阴鼎。 贰 取穴方法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取穴。 叁 主治疾病 功能:阴市穴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 主治: 1、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2、膝关节痛,腿膝麻痹,酸痛,伸屈不利; 3、下肢肿胀; 4、瘫痪不遂; 5、脚气; 6、腰痛; 7、寒疝; 8、腹胀,腹痛。 肆 日常保健
1、推拿: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点按。 2、艾条灸法 点燃艾条后,对准穴位施灸,距离穴位约2-3cm进行操作,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一般灸10~20分钟。 高杏欣 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学历,主治医师,曾在清远市中医院学习3年,对内科、儿科、中医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