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一起来看戏! 「春色如许」—— 上海昆剧团昆曲学馆十周年 暨庆祝518昆曲非遗日系列演出 🕐5月16-18日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 在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四周年之际,上海昆剧团也迎来昆曲学馆十周年。5月16-18日,「春色如许」——上海昆剧团昆曲学馆十周年暨庆祝518昆曲非遗日系列演出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启幕,以一场“春色如许”主题演唱会和两场《上海昆剧团昆曲学馆十周年折子戏专场演出》,展现昆曲艺术薪火相传的蓬勃气象。 ![]() 对于昆曲学馆十周年,将在5月18日《上海昆剧团昆曲学馆十周年折子戏专场演出》中亮相的几位上昆演员,给我们发来了他们的感受,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 ![]() 安 新 宇 ![]() 安新宇:昆曲雅韵,十年磨一剑。在这十年学馆间,我有幸向侯少奎老师学习了《铁笼山》,向朱忠勇老师学习了《打焦赞》,向汪卓老师学习了《收关胜》,还学习了一些二路角色。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昆曲世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精湛的表演技艺。从最基本的唱腔练习到身段训练,再到角色揣摩与舞台实践,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我将继续秉承初心,肩负起将其传承守护下去的责任。 ![]() ![]() 张 艺 严 ![]() 张艺严:上海昆剧团“学馆制”十周年,这段不平凡的历程,是一个传统艺术传承模式的创新实践,更是一篇昆曲艺术薪火相传的动人篇章。在教学方式上,学馆制强调“口传心授”与科学训练相结合,通过“以团带班”的方式,培养我们青年演员的成长。剧团邀请名师传授经典剧目,先后请了林为林、柯军、奚中路、侯少奎、王立军、张帆等等京昆名家为我们青年演员授课,在丰富剧目的同时,让我们不断吸收养分。通过学馆学习剧目的积累,对今后创排新戏有着极大的帮助。 十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感谢上海昆剧团为我们青年演员打造这么好的学习机制。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希望自己今后能为昆曲艺术的生生不息贡献更多力量。 ![]() ![]() 张 伟 伟 ![]() 张伟伟:今年,欣逢上海昆剧团学馆制十周年,心中满是感慨与感恩。这十年,剧团领导用心良苦,邀请南北众多优秀名师为我们提供悉心教导。老师们倾囊相授那些珍贵的失传剧目,还有诸多精彩好戏得以再现舞台。每一次学习,都是对昆曲艺术的深度探寻,让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艺术视野更为开阔。回顾这十年的成长之路,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单位领导的精心栽培与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在剧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跟随恩师计镇华先生以及多位昆曲名家学艺,学习了一部又一部经典剧目,每一部戏都是宝贵财富,丰富了我的表演储备。 如今,“学馆制”已走过十年,我衷心希望它能不断发展,越办越好。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剧目,积累更丰富的舞台经验。我愿以所学,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为观众奉献更多精彩演出,为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陈莉 ![]() 陈莉:时光荏苒,眨眼间“学馆制”已十年了。昆曲学馆的目的是搭建更好的平台,让青年演员能够高质量地传承昆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借助昆曲学馆的平台,我学习到了心心念念已久的《货郎旦·女弹》这出正旦戏。此戏也是经过多位艺术家的传承直至今日,从蔡瑶铣老师到罗艳老师,每一位昆剧表演艺术家都潜心揣摩,将《女弹》的精髓演绎出来。十年前初学《女弹》时,我对此戏并不了解,只知道曲牌同《长生殿·弹词》一样,是一套【九转货郎儿】,很好听,但唱好太难。于是,我带着一些好奇与期待开始学戏。学戏过程比想象的更难,很有挑战性,却也越学越喜欢。心里有种声音在不断告诉我,《女弹》这个戏我一定可以完成好!我调动潜能,分秒必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学戏汇报,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自己也很开心。我一直认为昆剧的经典剧目就应该要秉承代代相传的原则,让昆剧的后人们都可以了解学习,让昆剧的观众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剧目。作为昆剧演员的我,就是昆曲学馆传承的受益者,为此我更加珍惜所学的剧目,更加期待有更年轻的演员可以继续将此戏传承下去。 ![]() ![]() 周 娅 丽 ![]() 周娅丽:今年的518是学馆十周年的特殊纪念日,作为我的行当留下来的剧目并不是很多,大部分角色以绿叶衬托为主,能学出主戏实属不易。虽然有很多困难,但还是要感谢领导能够提供这样宝贵的学习平台,让我有幸在这期间结识到了非常好的老师,这离不开领导对我的关照。通过学馆,我的业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此不得不提及昆剧老旦名家王维艰老师。老师为人低调,常年在上海戏校培养育人。很荣幸能借此机会,跟王维艰老师学习了一出昆剧老旦主戏《吟风阁·罢宴》。这样踏实地拍曲学戏,过程让我感到足够充实喜悦,受益匪浅。此戏于去年一月在俞振飞昆曲厅落地彩排,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感谢老师以及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培养,我将守住初心,总结不足之处,期待能够早日与观众见面。 ![]() ![]() 罗晨雪 ![]() 罗晨雪:十年学馆路,璀璨昆剧光。 十年学馆,见证了无数梦想在昆剧舞台绽放。初入时,懵懂青涩,在剧团领导的栽培下,在师父张静娴与各位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下,从一招一式学起。十年磨砺,我们在水磨腔里沉醉,于细腻表演中领悟。每一次身段的雕琢,每一句唱词的揣摩,都是成长的印记。学馆如温暖摇篮,给予我们滋养;又似广阔天地,任我们翱翔。这十年,是传承之旅,更是逐梦之行。未来,愿我们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在昆剧的璀璨星河中闪耀,坚持正本溯源,探索发展创新,让古老的中华传统美学、我们的昆曲艺术绽放新辉,续写学馆与昆剧的精彩篇章。 ![]() ![]() 胡维露 ![]() 胡维露:在戏校时学一出折子戏要用一个学年的时间,所学剧目都是昆曲打基础的戏,老师教地又慢又细,这样我们才能学扎实。但带来的问题是我们在学校积累的剧目并不多,而当下可以呈现在舞台上的传统昆剧折子戏至少还有两三百出。“昆剧学馆”解决了我们这个难题,团里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让我们丰富自己的剧目,而且借助剧团优势,边学边演,学习和实践得以无缝结合。除了本团的老师,团里还会请其他剧种和其他院团的老师来教我们,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艺术眼界。在学馆学习期间,我们小生组跟岳美缇、蔡正仁和周志刚老师学了《狮吼记》《贩马记》和《风筝误》等大戏以及《看状》《受吐》《莲花》《撞钟分宫》《小宴》《书馆》《男祭》《评雪辨踪》等折子戏,还请了浙昆的汪世瑜老师传授《夜祭》,戏校的金喜全院长和王凯老师教授京剧小生剧目。作为一名昆剧演员,我从内心感谢我们剧团的“昆曲学馆”项目,也希望我们能真正传承一批经典折子戏,使我们的传统剧目尽量少一些流失而能代代相传。 ![]() 演出信息 “春色如许”主题演唱会 演出时间:5月16日(周五)19:15 演出地点: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演出剧目/演员: 《虹桥赠珠》选段——钱瑜婷 《湖楼》选段——倪徐浩 《瑶台》选段——袁佳 汪思雅 《莲花》选段——谭许亚 《罢宴》选段——周娅丽 《扫秦》选段——谭笑 《琴挑》选段——张莉 《评话》选段——张前仓 《打车》选段——周喆 袁彬 《嫁妹》选段——马填钦 《佳期》选段——倪泓 汤泼泼 周亦敏 《贵妃醉酒》选段——蒋诗佳 《徐策跑城》选段——张伟伟 《挑滑车》选段——张艺严 《冥判》选段——方洋 吴双 安新宇 《问探》选段——张铭荣 娄云啸 谭笑 孙培然 《寻梦》选段——张洵澎 袁佳 汪思雅 《惊梦》【绵搭絮】——罗晨雪 《自有后来人》【七转】——吴双 《琵琶行》【小桃红】——沈昳丽 《闻铃》【武陵花】——黎安 《养子》【锁南枝】——王芳(苏昆) 《生寤》【胜如花】——柯军(省昆) 《扈家庄》【水仙子】——王芝泉 赵文英 钱瑜婷 《弹词》【煞尾】——计镇华 《小宴》【泣颜回】——张静娴 余彬 张頲 《拆书》【一江风】——岳美缇 胡维露 《折柳》【寄生草】——梁谷音 《三醉》【红绣鞋】——蔡正仁 黎安 倪徐浩 谭许亚 卫立 导演:倪广金 撰稿:俞霞婷 *演员、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