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务中心模式下,离异女性多重困境介入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5-05-13 发布于广东


  作者 | 刘美艳  李彩清

  单位 | 广州市大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社工客 #社工课 #社工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 #社工案例计划 #个案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离异妇女


一、个案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小青(化名),45岁,高中学历,离异独居,与女儿共居于三层自宅。自述长期遭受前夫及前公公的系统性压迫:自2016年起,二人通过断水断电、言语威胁等方式逼迫离婚,虽经警方介入调解,但骚扰行为持续至2018年正式离婚后。

法院虽判决小青母女享有房屋居住权,但前夫再婚后仍通过非法出租房屋、侵占租金、骚扰居住空间(如夜间敲门、散布房屋产权谣言)等手段持续施压。 

户籍问题成为另一核心矛盾:因未分户,户口簿由前夫掌控,导致女儿2022年大学入学时险因证件缺失受阻,小青日常事务办理亦受掣肘。此外,前夫曾于婚姻存续期间向小青父母借款10万元购房,离婚后债务归属不清,进一步加剧矛盾。 

二、需求分析


1. 情绪支持需求

女儿上学后,家中只剩下小青一人。前夫及其父亲频繁对小青进行骚扰和威胁,要求她搬出房子,同时前夫还向法院提起申诉,争夺房子的归属权。再加上离婚前的那段痛苦经历,小青的心情变得十分烦躁,每天都被房子的事情困扰着,焦虑情绪愈发严重,她感到极度无助。长期受威胁与诉讼压力导致小青出现持续性焦虑,社会支持网络薄弱,亟需心理疏导与情感陪伴。 

2. 法律赋能需求

小青所在的公司将于9 月份结业,她即将面临失业,而女儿的大学学费也需要由她独自承担,这给她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如今又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面对这种困境,小青选择自行答辩房屋产权纠纷、前夫侵占租金等行为涉及《民法典》物权条款,小青缺乏法律知识与资源,需专业法律援助以应对诉讼。  

3. 政策应用需求

小青与前夫离婚已经6 年,但由于房子归属问题以及没有多余的房子可供分户,所以一直无法办理分户手续,户口簿仍在前夫手中。女儿大学报名时,前夫不顾亲戚、居委工作人员等人劝说,坚决不肯交出户口簿。户籍政策认知不足导致分户困难,需通过政策解读与跨部门协作解决证件问题。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服务介入策略


(一)理论框架

任务中心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短期治疗模式,强调在有限时间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确认问题、明确任务,并高效解决问题,该模式认为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愿,注重挖掘和发挥其潜能。社工主要运用了任务中心模式介入。聚焦“诉讼应对”与“分户办理”两大核心任务,通过资源链接、能力建设与情绪支持三轴联动,提升服务对象自主应对能力。 

(二)分阶段介入方案

1. 第一阶段:情感支持与安全保障

社工通过面谈微信形式,向小青自我介绍及遵循保密原则与小青建立良好专业关系,与小青共同探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及确定了成效目标。社工运用积极倾听与共情技术,给予小青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她疏导焦虑情绪建立信任关系,同时,社工陪伴小青前往居委、派出所等部门向相关工作人员反馈情况,协助小青协助安装居家监控设备,联合居委会定期巡查,提升了其居住安全感

2. 第二阶段:法律资源整合

随着情绪逐渐稳定,更现实的挑战浮现:前夫提起房产诉讼,而小青对《民法典》物权编一无所知,社工收集了一些关于产权归属的案例,并将这些案例提供给小青参考,引导她学习民法典相关知识。同时,社工积极链接街道的公益律师,为小青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她分析房屋产权归属法律依据,制定诉讼策略等。通过这些努力,为小青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最终她在官司中取得了胜诉,增强了她的法律应对能力。

3.第三阶段:跨部门协同与政策应用

户口簿争夺战堪称最棘手的战役。户口簿由前夫掌控,导致女儿2022年大学入学时险因证件缺失受阻,小青日常事务办理亦受掣肘。社工通过收集最新户政政策信息,她发现某条款中“特殊情形分户”的表述,立即联动居委会、派出所召开联席会议。出具分户情况说明函。在社工陪同下,小青向户政员递上材料,成功申领独立户口簿。

四、评估与结案


小青能独立引用“法律”取诉讼胜诉,法院明确房屋居住权归属小青母女,前夫侵权行为终止;独立户口簿办理成功,解决了女儿入学及日常事务办理障碍。这些成果有效地缓解了小青的焦虑情绪,她的情绪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外,在社工的鼓励和引导下,小青逐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前夫与前公公的骚扰和威胁行为。她开始学会收集他们的行为证据,以保障自己的居住环境安全。更令人欣慰的是她的职业转型。在社工鼓励下,她通过保育员培训,为未来的再就业做出了新的规划

五、总结与反思


1. 系统性压迫的干预路径

本案凸显离异女性在父权结构下面临的多维压迫(经济控制、空间侵占、证件剥夺),社工需整合法律、政策与心理多重干预手段。

2. 任务中心模式的适用性

短期聚焦核心问题可快速缓解危机,但长期需跟进服务对象社会资本重建(如职业培训、社区融入)。

3. 政策执行的弹性空间

基层部门协同效能直接影响服务成效,建议建立家事纠纷跨部门响应机制,缩短政策落地周期。 

深圳资深社工督导张媚老师

“手把手”情境案例教学

讲透个案工作“通用过程模式”6步骤

助力社工提升实务技能

让你敢于接案、善于结案

新课上线,快快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