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负责抓药的35岁姑娘突然来找我,说最近每次忙碌后,都会感觉头脑昏沉,一天到晚特别累,想找我调理调理。 体型属于那种高瘦型的,我深知她的体质,就问她血压咋样,高不高。她回答:血压高,虽然不算太高,但肯定不理想。 我也没给她开汤剂,就让她回去吃一段成药,补中益气芄。 她听完以后,用惊讶的口吻说:“耿大夫,您没开玩笑吧!我血压都高了,还让我吃补气的”? 我告诉她,血压是西医的指标。中医从来没说,高血压患者不能补气,而你这就是中气不足导致的。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气不足也会导致高血压。并结合上年的一则案例来讲,方便大家理解。 年前秋季,也是一名女士,59岁,是个农民。 这个人血压一直比较高。高压总是150左右,低压总是90左右。为了控制血压,她也是常年服用降压药。 结果秋收,家里农忙,操劳过度。忽然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而且恶心想吐。这家里人一看,是不是高血压严重了?再不就是脑血管要出问题?所以她的儿子二话不说,将其背到医院。 到医院,测血压,当时高压165,低压105。怎么办?赶紧给予降压治疗。结果治了两天,患者病情没有丝毫好转,相反还严重了,高压到了180。 这可怎么办?大家决定,还是投中医治疗吧。 当时,患者的状况糟糕透顶,简直像处在暴风雨中的小船,摇摇欲坠。高压飙升到 200 多,整个人只能瘫在床上,没法下地。还是请我到家才能为其看诊。患者恶心感一阵接一阵,胃里翻江倒海,啥东西都吃不下。只要一睁开眼,就感觉天旋地转,仿佛周围的房屋都要轰然倒塌。时不时地,还会吐出一些像咖啡渣一样的东西,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 刻诊,脉象虚弱无力,大而不实,舌质淡红苔薄白。 这个时候怎么办?用一般降压药,已经不起作用了。最后我决定用纯中药治疗,拟方:党参,黄芪,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法夏、炙甘草,生姜。 结果2剂下去,血压下降。再投2剂,患者自觉症状全部消失,高压135左右,低压82左右。 具体怎么回事? 其实这位患者就是开头说的中气不足型的高血压。 患者发病诱因操劳过度,就诊时,不思饮食、恶心欲呕、胃中不舒。这些就是在提示我们,患者因为劳累过度,导致脾胃中气受损,形成中气严重不足的局面。中气,是人体的基石。它就好像一根柱子,支撑我们的身体。中气不足,清阳之气就升不起来,我们头面失养,就容易眩晕,站立不稳。 中气不足,为什么导致高血压。这也好理解。气为血之帅。中气不足,回味着对血液的推动力不足。血没动力运行,它就到不了重要脏器那里。而重要脏器需要供血怎么办啊?身体很智能,它就加大血压。于是,患者血压就高起来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恢复中气,恢复气对血的推动力,那么身体就无需加大血压,患者的血压就会降下来。 中气足了,清阳之气上升濡养头面,患者就不会头晕迷糊。同时,如果中气充足,气血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被送达身体各处,那么人体就用不着升高血压了。如此,血压自然会下降。 而这个方子其实就是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来。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柴胡和升麻,提升中气。血为气之母,补气必养血,故而用当归养血活血。由于患者恶心欲呕,所以用法夏和生姜降逆止呕。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方思路,很简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