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调研卷)三地理试题

 hjh2004 2025-05-13

一、单选题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核心,可以对其相邻地区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被认为是辐射能力,其辐射范围由城市的规模以及相邻两城市之间的距离决定,相邻两城市的吸引力达到平衡点被称为断裂点。兰州是我国规划的兰(州)西(宁)银(川)城市群的龙头;连接兰州和西宁的兰青铁路线,是西北枢纽的重要铁路干线,两地间的公路、管道、光缆、电网等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两市社会经济要素整合。下图示意2019年兰州与周边主要城市之间的断裂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从图中看,兰州与西安、重庆、成都之间的断裂点距兰州更近,是因为(   

A.西安经济较落后       B.重庆人口规模小

C.兰州辐射力较小       D.成都交通不便

2.兰州对西宁辐射最强,决定因素是(   

A.兰州与西宁交通距离近       B.兰州经济实力远高于西宁

C.兰州与西宁间基础设施好       D.规划兰州是城市群的龙头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升兰州对乌鲁木齐辐射力的有(       

①缩短两城距离        ②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③强化兰西银城市群协调发展    ④大力发展同类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秘鲁的雅克塔帕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脉海拔3410m的山谷中,遗址中包括廊道以及由双框门和内室组成的庭院(下图),研究人员推测是古人祭祀和观光的场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4.当初升阳光顺廊道射入时,可能处于(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5.雅克塔帕特庭院的日照时间(   

A.全年上、下午等长       B.二分日上、下午等长

C.冬季上午时长大于下午       D.夏季下午时长大于上午

山东省海岸线长约3345千米,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拥有七大港口,为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图示意山东省七大港口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6.山东省建设大型港口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域开阔       B.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深水阔

C.位于世界主航道,通航线长       D.横贯沿海和陆地,联系便利

7.青岛港是山东省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主要原因是该港口(   

A.出海便利,通往各国       B.港区风浪小,少雾多晴日

C.经济发达,腹地广阔       D.物流业发达,运输效率高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哀牢山脉南延部分的西南侧,地跨22°50′N~23°N102°10′E~102°21′E,东西宽约10千米,南北长约26千米,总面积约13900公顷,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地表径流丰富,地面强烈切割致使地貌破碎,沟壑纵横,其土壤类型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8.导致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成土时间       C.海拔差异       D.基岩类型

9.推测区域内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由高到低是(   

A.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山地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

B.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

C.砖红壤、山地黄壤、山地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黄棕壤

D.山地黄棕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砖红壤

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总面积约38760km2,地势平缓,海拔多在50m以下,是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优势明显的地区;近年来,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根据土壤勘测状况推广施用定制化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地耕地(   

A.土壤肥沃       B.平坦广阔       C.水热充足       D.高产稳产

11.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推广施用定制化肥,利于(   

①提高水稻产量    ②减少水土流失    ③降低农耕耗水    ④提升稻米品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极地涡旋是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气旋系统,是极区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其位置、强度以及移动不仅对极区,而且对高纬地区的天气都有明显影响。下图示意某季节阿留申群岛附近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2.北半球极地涡旋的气流特点是(       

A.顺时针向外辐散       B.逆时针向外辐散       C.顺时针向内辐合       D.逆时针向内辐合

13.图示季节(   

A.大西洋盛行西风为一年中最弱的季节       B.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C.美国阿拉斯加多偏南风       D.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被印度低压切断

20世纪80年代到2018年,湖南省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协调性大大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演变为“三二一”。下图示意19822018年湖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4.图示阶段内,湖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   

A.第一产业一直下降       B.第二产业相对稳定

C.第三产业一直上升       D.一二产业互补性强

15.图示阶段内的第一产业(   

A.产值逐渐降低       B.投入呈增加趋势       C.产品种类减少       D.销售途径简化

16.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第三产业中产业部门呈明显下降趋势的可能是(   

A.商品批发业       B.金融和证券保险       C.交通运输及仓储       D.电信和互联网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闸,是位于通州城(今江苏南通)西北不足5千米处通扬运河边的码头(左图)。1895年,爱国实业家张謇从国外引进纺纱机,在唐闸创建第一座大型棉纺企业大生纱厂,并陆续创办了系列附属实业群体(右图),唐闸一跃成为当时的工业重镇。通州地区手工纺织业兴起于宋末,至清代通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手工纺织地区,使用大生纱厂机制棉纱织造土布后,所产土布门幅加宽、出现了色织布和花色布,致通州土布蜚声关内外。

图片     图片

(1)说明除市场因素外,大生纱厂布局在唐闸的区位优势。

(2)当时大生纱厂纱线供不应求,分析其原因。

(3)简析附属工厂的创办对大生纱厂产生的效益。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北地区小兴安岭山脉南段(图中五星位置),夏季经常形成中尺度对流系统,其强盛时间多在每日的17时左右,在其控制下,常常产生冰雹、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破坏性大风、强雷电等强烈的天气。下图示意该天气系统发生前(图左)后(图右)水汽通量散度状况(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或从该体积辐散出去的水汽量,散度为正的地区表示水汽自该地区向四周辐散,称该地区为水汽源;散度为负的地区表示四周有水汽向该处汇集,称该地区为水汽汇)。    

图片

(1)指出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形成强烈天气的基础条件。

(2)分析中尺度对流天气系统形成前后区域水汽通量散度变化的原因。

(3)仅从水汽的角度,分析该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强盛时间多在每日17时左右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经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先后接纳了白河、黑河。黑、白河流域南部以丘陵状高原为主,北部以平地为主,黑河河水与白河相比明显呈灰黑色;平地内沼泽广布,河湖相连,专家估计水资源蕴藏量约100亿立方米;黑河、白河流经宽谷沼泽,形成少有的“同谷异水”。下图示意黑、白河流域状况。

图片

(1)分析与白河相比,黑河河水明显呈灰黑色的原因。

(2)一般情况下一个山谷发育一条河流,但黑、白河“同谷异水”,分析其影响因素。    

(3)黑、白河少发洪水,且洪水涨速很慢,试解释原因。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调研卷)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C

B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B

B

A

1.C    2.B    3.D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断裂点是相邻两城市吸引力达到平衡点的位置。如果断裂点距离某一城市更近,说明该城市相对另一城市吸引力较弱。西安是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并不落后,A错误;重庆是直辖市,人口规模大,B错误;兰州与西安、重庆、成都之间的断裂点距兰州更近,意味着兰州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即兰州辐射力较小,C正确;成都交通较为便利,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D错误。故选C。  

2.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城市辐射范围由城市规模以及相邻两城市之间的距离决定。兰州经济实力远高于西宁,故兰州对西宁的辐射强度大,B正确;若兰州经济实力不够,即便距离近,也难以辐射西宁,A错误;兰州与西宁间基础设施好是促进辐射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决定因素,C错误;规划兰州是城市群的龙头,更多体现在区域发展的引领地位等方面,不是兰州对西宁辐射最强的决定因素,D错误。故选B。

3. 在现实中两城的空间距离难以直接改变,①错误;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更加便捷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人员、物资等的流通效率,有利于兰州对乌鲁木齐辐射力的提升,②正确;强化兰西银城市群协调发展,能够增强兰州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对乌鲁木齐的辐射力,③正确;大力发展同类产业可能会导致竞争加剧,不利于兰州对乌鲁木齐辐射力的提升,应是实现产业互补等更有利,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区域城市群的构建与经济一体化一般可以采取的措施:①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联系;②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避免重复性建设和内部无序竞争;③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突出地域特色;④建立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区域间资金、人才流动等。

4.B    5.C

【解析】4.由图中方向箭头可知廊道的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廊道能让初升阳光“正对”射入,说明初生太阳的方向为东北方,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日出东北,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B正确;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A、C错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D错误,故选B。

5.由图可知,无论是什么季节,下午太阳总会西偏,易被南侧高地遮挡,上午则无此阻挡,因此该庭院上午的日照时长要大于下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二分日太阳运动对称,若无地形影响,上、下午等长。

6.B    7.C

【解析】6.虽然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域开阔,但这并不是建设大型港口最直接的自然条件,A错误;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深水阔,这是建设大型港口的直接有利自然条件,漫长的海岸线提供了更多的港口选址机会,而港深水阔则有利于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航行,B正确;位于世界主航道,通航线长,这更多是地理位置的优势,而非建设港口的有利自然条件,C错误;横贯沿海和陆地,联系便利,这更多是交通和经济联系的优势,而不是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B。

7.出海便利,通往各国,这是青岛港的一个优势,但不是其吞吐量最大的主要原因,A错误;港区风浪小,少雾多晴日,这有利于港口的运营,但不是吞吐量最大的主要原因,B错误;青岛港所在的青岛市经济发达,腹地广阔,为港口提供了大量的货物来源和需求,使其成为山东省吞吐量最大的港口,C正确;物流业发达和运输效率高是港口运营良好的表现,但并不是导致吞吐量大的根本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利于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4.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8.C    9.A

【解析】8.从材料可知,该保护区纬度较低,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条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C正确。该保护区地跨纬度范围较小(22°50 ′ N−23°N ),纬度位置的差异对土壤类型区域差异的影响较小,不会是最主要因素,A错误。该区域范围较小,不会存在明显的成土时间差异 ,B 错误。虽然基岩类型会影响土壤的形成,但在该区域内,基岩类型不会存在明显差异,且该处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变化对土壤类型的影响更为显著,基岩类型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

9.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植被覆盖、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弱,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山地黄棕壤一般分布在较高海拔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机质积累较多;山地黄壤分布海拔相对山地黄棕壤稍低,气温稍高,微生物分解作用稍强,有机质含量稍低;山地红壤分布海拔进一步降低,气温更高,微生物分解作用更强,有机质含量更低;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分布在较低海拔,气温高,降水丰富,微生物分解作用强烈,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积累少,所以土壤有机质由高到低是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山地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体组成。矿物质是岩石风化后的颗粒,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是养分来源之一;有机质由动植物残体腐解形成,含量关乎土壤肥力 ;水和空气存于孔隙中,水可溶解输送养分,空气影响作物根系等;土壤中还有多种生物体,参与物质转化。 

10.C    11.C

【解析】10.鄱阳湖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东北平原位于温带地区。鄱阳湖平原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水热条件比东北平原充足,C正确。东北平原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土壤肥力优于鄱阳湖平原,A错误。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相比之下,鄱阳湖平原在面积广阔程度上不如东北平原,B错误。东北平原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且土壤肥沃,在粮食高产稳产方面有一定优势。鄱阳湖平原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灾害等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并非高产稳产优势明显,D错误。故选C。

11.定制化肥是根据土壤勘测状况进行施用的,能够精准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从而提高水稻产量,①正确。合理施肥可以减少因过度施肥造成的水稻品质下降问题,提升稻米品质 ,④正确,C正确。水土流失主要与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等因素有关,施用定制化肥对减少水土流失没有直接作用,②错误。定制化肥主要是针对土壤养分情况进行调配,与降低农耕耗水没有直接关联,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影响作物种类与产量 )、地形(影响类型与规模 )、土壤(肥力影响作物生长 )、水源(灌溉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决定生产类型与规模 )、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12.D    13.B

【解析】12.由材料可知,极地涡旋是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气旋系统 。气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中心向外辐散,排除A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所以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是逆时针向内辐合,D正确;南半球气旋的气流是顺时针向内辐合,排除C。故选D。

13.从图中可以看到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这是北半球冬季的典型气压分布特征(冬季,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盛行西风在冬季时,由于南北温差大导致的气压梯度力更大,西风势力更强,A错误;图示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使得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B正确;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美国阿拉斯加受高压影响,多偏北风,C错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被印度低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夏季,而图示季节为冬季,D错误。故选B。

【点睛】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冬季,大陆气温迅速降低,形成冷高压,比如在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这个冷高压切断了原本连续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低气压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

14.B    15.B    16.A

【解析】14.读图可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A错误;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说明第二产业相对稳定,B正确;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波动上升,C错误;图中仅展示了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情况,无法得出一二产业互补性强的结论,D错误。  故选B。    

1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但地区生产总值在不断扩大,所以不能确定第一产业产值逐渐降低,A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对第一产业在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呈增加趋势 ,B正确;随着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多样化,农产品种类应是增多的,C错误;随着互联网等技术发展,农产品销售途径应更加多元化,D错误。故选B。

16.随着电商等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商品批发业的中间环节作用减弱,交易环节可能被简化,其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可能呈明显下降趋势,A正确;金融和证券保险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其需求不断增加,呈上升发展趋势,B错误;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及仓储作为物流的重要环节,需求不断增长,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重要且呈上升趋势,C错误;电信和互联网产业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其发展迅速,在第三产业中占比不断上升,D错误。故选A。

【点睛】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

17.(1)唐闸位于通扬运河边,水运条件便利;手工纺织业历史悠久,具备一定基础;当地政府支持;通州地区棉花资源丰富。

(2)市场需求旺盛,导致纱线供不应求;引进国外先进纺纱机,生产效率高,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生纱厂生产的机制棉纱质量好,;附属实业群体也有对纱线的需求。

(3)附属工厂的创办延伸了大生纱厂的产业链,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附属工厂可以就近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降低了大生纱厂的生产成本;附属工厂生产的产品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大生纱厂的销售收入;附属工厂与大生纱厂之间可以共享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分析】本题以大生纱厂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工业集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大生纱厂布局在唐闸,除了市场因素外,还考虑了交通、历史基础、政策支持和资源等因素。唐闸位于通扬运河边,水运条件优越,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通州地区手工纺织业历史悠久,具备一定的纺织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张謇作为爱国实业家,可能得到了当地政府或社会的支持,有利于企业的创办和发展;通州地区棉花资源丰富,为纱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2)大生纱厂纱线供不应求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大、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和附属工厂需求。通州土布蜚声关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导致纱线供不应求;大生纱厂引进国外先进纺纱机,生产效率高,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大生纱厂生产的机制棉纱质量好,受到市场欢迎,进一步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大生纱厂创办了系列附属实业群体,这些附属工厂对纱线的需求也增加了纱线的供应压力。

(3)附属工厂的创办对大生纱厂产生的效益主要包括产业链延伸、成本降低、市场拓展和技术共享。附属工厂的创办延伸了大生纱厂的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附属工厂可以就近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原料成本,降低了大生纱厂的生产成本;附属工厂生产的产品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增加大生纱厂的销售收入;附属工厂与大生纱厂之间可以共享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水平的进步,降低企业运行隔离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18.(1) 近地面气温较高,大气层结不稳定;大气中充足的水汽; 局地地形或锋面活动。

(2)系统形成前,水汽辐合(散度为负)为强对流提供物质基础;系统形成后,上升气流和降水导致水汽辐散(散度转正)。

(3)午后地面受太阳辐射加热最强,蒸发和蒸腾作用旺盛,17时积累的水汽达到日最大值;午后谷风强度达到最大,水汽辐合最显著;二者叠加效应,使得水汽在17时前后达到辐合极值,触发强对流爆发。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小兴安岭山脉南段中尺度对流系统为材料,涉及影响降水的因素、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其强盛时间多在每日的17时左右,在其控制下,常常产生冰雹、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破坏性大风、强雷电等强烈的天气”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系统发生前存在显著的水汽辐合区(散度为负值),表明四周水汽向该地区汇集,形成“水汽汇”,为强对流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是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形成的物质基础;夏季午后(17时左右)地面受太阳辐射强烈加热,近地面空气温度迅速升高,与高空冷空气形成显著温差,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这种热力条件使空气产生强烈上升运动,触发对流云团发展,为强雷电、龙卷风等天气提供能量支持。当暖湿气流沿山坡被迫抬升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加剧对流强度,或高空冷空气侵入与低层暖湿空气交汇,加剧大气不稳定性,促使对流系统发展为强风暴。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季午后(17时左右),地面受太阳辐射强烈加热,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中心,吸引周围湿润的东南季风(来自海洋)向该区域辐合。同时,小兴安岭南段山脉对暖湿气流产生地形抬升作用,进一步加剧水汽的集中,形成“水汽汇”,所以散度为负;系统形成后,强对流天气(如短时强降水、冰雹)消耗了大量水汽,导致低层水汽含量减少;同时,高空辐散气流将剩余水汽向周边区域扩散,系统逐渐消散,散度转正。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午后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表水体(河流、湖泊)和植被蒸腾作用加强,近地面空气湿度显著增加,至17时,蒸发积累的水汽达到日最大值,为强对流天气提供充足的水汽来源。小兴安岭南段为山地地形,白天山坡受热快于谷地,形成谷风环流;谷风将周围低海拔区域的湿润空气向山脉南段输送并抬升,导致水汽在局地强烈辐合,且午后谷风强度达到最大,水汽辐合最显著;水汽辐合需要时间积累,午后蒸发增强与谷风输送的叠加效应,使得水汽在17时前后达到辐合极值,此时水汽“储备”最充足,触发强对流爆发。    

19.(1)平地内沼泽广布,沼泽中的植物残体分解会产生大量的腐殖质;沼泽无法有效过滤腐殖质和颗粒物。

(2)黑河白河上游存在小的分水岭;黑河流经沼泽地区,有机质含量高,河流呈灰黑色,河流水质不同。

(3)黑、白河流域北部以平地为主,河流流速较慢,水流下泄不畅;沼泽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减缓洪水的下泄速度;气候相对较为干旱,降水较少且降水强度不大,不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洪水。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支流黑、白河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发育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河流水文现象的分析能力、对河流发育影响因素的理解能力,蕴含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从沼泽影响角度分析,平地内沼泽广布,黑河可能流经更多的沼泽区域。沼泽中的植物残体分解会产生大量的腐殖质,腐殖质溶解在河水中,使河水呈现灰黑色。沼泽的过滤作用相对较弱,无法有效过滤掉这些腐殖质和颗粒物,导致黑河河水颜色明显较深。

(2)从地形角度来看,黑河白河存在局部地形的差异,上游存在小的分水岭,使得上游各自汇聚形成了黑河和白河。从河流补给来看,黑河流经沼泽地区,有机质含量高,使得河水呈灰黑色,黑河与白河水质不同,两条河流汇入到同一个河谷,出现“同谷异水”现象。

(3)材料中提到黑、白河流域北部以平地为主,且平地内沼泽广布,河流流速较慢,水流下泄不畅,洪水不易快速形成。沼泽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能够储存大量的洪水,减缓洪水的下泄速度,使得洪水涨速很慢。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气候相对较为干旱,降水较少且降水强度不大。较少的降水和较小的降水强度使得河流的来水量有限,不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洪水,进而导致黑、白河少发洪水,且洪水涨速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