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大于脾虚用苍术、脾虚大于湿气用白术,牢记这两个用药思路!

 东山威夷 2025-05-13

大家好,我是张医生,有位粉丝在后台和我说,自己去药店抓四君子汤,到那里店员和他讲,你把方中的苍术换成白术,苍术力度比白术的力度更强。

想让我讲讲这两味药,有什么区别,其实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湿大于脾虚就用苍术,而脾虚大于湿就用白术。

湿气大于脾虚用苍术、脾虚大于湿气用白术,牢记这两个用药思路!

白术重在一个“补”字,其核心功效在于健脾补脾。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当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下降,水湿就会在体内积聚,进而引发食欲不振、乏力倦怠、腹胀腹痛、大便溏泄等症状。

白术通过增强脾胃功能,恢复其运化之力,从根源上达到祛湿的目的。而且,白术祛湿而不燥烈,性质相对温和,不会过度耗伤人体阴液,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诸多健脾名方中都有白术的身影,如四君子汤、理中汤(党参、白术、干姜、甘草)、参苓白术散、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均体现了白术在健脾祛湿方面的独特价值。

湿气大于脾虚用苍术、脾虚大于湿气用白术,牢记这两个用药思路!

苍术则以“燥湿”见长,药性辛温。辛能发散,故苍术不仅能燥湿,还有发汗之效。

《药品化义》记载,苍术可统治上、中、下三焦之湿。若湿在上焦,易生湿痰,苍术可燥湿行痰;湿在中焦,导致腹胀泄泻,苍术能宽中健脾;湿在下焦,引发足膝痿软,苍术与黄柏配伍可治痿证,使足膝有力。

对于湿气重的人群,若出现舌苔白厚腻、身体困重、头重如裹、口黏不爽、皮肤油腻等症状,且尚未化热,可选用苍术,如平胃散(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还可配伍焦三仙以增强疗效。

湿气大于脾虚用苍术、脾虚大于湿气用白术,牢记这两个用药思路!

若寒湿偏重,可加砂仁、豆蔻;若已化热,则加黄芩、黄连。简言之,湿气重于脾虚时,苍术更为适用。

当然,以上文章仅供参考,无任何的推广内容,如有不适,还请及时线下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