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诗词造诣,在大观园一众人里面,绝对是个佼佼者。她的诗才,在元春省亲的时候,初露头角。 元春省亲时,她让宝玉和众姊妹们都展展诗才,她的意思,表明上看来是要检验检验大家有没有长进。实际上,还是想在自己省亲回宫的时候,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来,让自己在圣上面前脸上有光。 这一点,其他人都没有看透,但是林黛玉看透了。所以,她写了一首《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诗的文字质朴清新,恬静自然,将田庄恬淡生活描摹得生动美好。以“杏帘”为切入点,勾勒出杏林春色中酒旗迎风招展的画卷,动静结合,意趣盎然,喷火蒸霞一般的杏花林又为画面点染了明丽的色彩。但是,大家仔细品味品味,就会读出它的迎制迎合诗的味道。诗写的好,又适合了元春的心思,所以,林黛玉在元春省亲时候,大放异彩。 在海棠诗社中,林黛玉作的诗为《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懂诗不懂诗的人,在读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一联的时候,都得为林黛玉点赞。 菊花诗会上,林黛玉更是放开了手脚,一口气写了三首,包揽了前三名。第一首《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第二首,《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第三首,《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写菊花,就要写菊花临霜硬铮的风骨,还一定要写到爱菊之最陶渊明。所以,林黛玉的菊花诗就拔得头筹。 正是因为林黛玉有这样的高光表现,在诗社要扩充壮大的时候,香菱就来投林黛玉作师,要跟着她学诗。这里要略微说一下,这么多丫鬟里面,只有写到了香菱想要学诗。香菱跟林黛玉的命运有点相似,香菱也是甄士隐甄家的宝贝疙瘩,大小姐,应该是从小就学过诗的。可惜的是,她四岁的时候,元宵节家人带她去街上看花灯,她被人贩子给拐走了,最终流落成了丫鬟。因为她从小受到过家庭熏陶,所以她不像其他丫鬟,注重针线活儿,而是对作诗这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认识,诗兴浓厚。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里学习氛围最浓的时候。有一点,不得不叫人心里纳闷儿:林黛玉推崇王维杜甫和李白的诗没错,但是她何以不喜欢陆游,对李商隐的诗也不感兴趣呢? 《红楼梦》第四十回里,林黛玉说过自己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原文是怎么说的: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六着残荷了。” 李商隐的这首诗题为《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全诗是:“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里很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唐文宗大和七年(834年),李商隐应试不中,投奔时任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第二年(835年),崔戎调任兖州观察使,没想刚到兖州就病故了。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崔衮和李商隐也是情深义重。《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这首诗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年)。当时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写下了这首很有情义的怀念小诗。 林黛玉把诗中最后一句里的“留得枯荷听雨声”,改成了“留得残荷听雨声。”我们单单从字义上来分析,“枯”,即干枯死掉了。而“残”,意思是衰败了,但还活着。我们很多人都发现,经林黛玉这么一改,这句诗更有味道了呢。那么,林黛玉何以单单对这句诗欣赏呢,我读了这么多遍,感觉还是跟林黛玉先是死了母亲贾敏,后来又死了父亲林如海,她不得不永久地离开老家扬州,寄居在外婆家。客居之人,念乡心重,所以她借着李商隐的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思,而且还把“枯”改成了“残”,隐隐地有点隐喻自己的处境。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得提到李商隐的另外一首诗。其实,李商隐写过的一首《无题》诗,应该很符合林黛玉和贾宝玉俩人之间的关系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复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泪转蓬。” 《红楼梦》里,贾宝玉跟林黛玉两个少男少女之间细腻的情感语言和动作以及心理描写,真的是太绝妙了。特别是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对林黛玉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结果,林黛玉反驳她,说这样的诗“浅近”,“断不可看”。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陆游是个爱国诗人,又能领兵打仗。在大宋时代的诗人里面,他和辛弃疾最是代表。陆游的诗,大家最早读到的,恐怕就是他与唐婉《钗头凤》了。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陆游的诗,课本上选的有好几首。书愤(其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香菱的成功,就是林黛玉教育的成功。她的诗学主张,很值得我们每个想学习写诗的人好好借鉴借鉴,是极好的诗学之门的入门小径。 ![]() |
|
来自: 新用户3134eDv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