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综合指南:种类、区别、症状、毒性、占比、病因及治疗**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排名第5,死亡率第4(2020年数据)。东亚(中国、日本、韩国)、东欧及南美高发。 --- ## **一、胃癌的种类及区别** ### **1. 按组织学分类(WHO & Lauren分型)** | **类型** | **占比** | **病理特征** | **侵袭性** | **预后** | |-------------------|---------|----------------------------------|-----------|---------| | **肠型腺癌** | ~54% | 形成腺管结构,类似肠癌 | 中等 | 较好 | | **弥漫型腺癌** | ~32% | 细胞独立扩散(印戒细胞常见) | 高 | 较差 | | **混合型** | ~14% | 兼具肠型和弥漫型特征 | 中-高 | 中等 | #### **其他亚型(较少见)** - **印戒细胞癌**(属弥漫型):细胞内充满黏液,侵袭性极强,易转移。 - **胃肝样腺癌**:具有肝癌特征,易肝转移。 - **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 - **神经内分泌癌**(如小细胞癌):罕见但侵袭性强。 --- ## **二、胃癌的症状** ### **早期(可无症状)** - 上腹隐痛、饱胀感(类似胃炎)。 - 食欲下降、轻微恶心。 - **易被忽视,80%中国患者确诊时已中晚期!** ### **进展期** | **症状** | **可能原因** | |-------------------|----------------------------------| | 体重骤降(>10%) | 肿瘤消耗+进食困难 | | 呕血/黑便 | 肿瘤溃烂出血(胃溃疡样疼痛) | | 吞咽困难 | 贲门部肿瘤阻塞 | | 贫血(乏力) | 长期慢性失血 | | 腹部包块 | 肿瘤增大或转移至淋巴结 | ### **晚期(转移症状)** - **肝转移** → 黄疸、腹水 - **腹膜转移** → 腹胀、肠梗阻 - **卵巢转移(Krukenberg瘤)** → 盆腔肿块 --- ## **三、胃癌的毒性(恶性程度)排名** 从高到低: 1. **印戒细胞癌**(5年生存率<20%,易早期转移) 2. **未分化癌**(生长极快,化疗不敏感) 3. **弥漫型腺癌**(比肠型更难手术切除) 4. **肠型腺癌**(相对生长较慢,预后较好) > **注**:实际预后还取决于分期(早期 vs. 晚期)、分子分型(如HER2、MSI-H)和治疗方案。 --- ## **四、胃癌的病因及风险因素** ### **主要病因** | **因素** | **影响机制** | **预防措施** | |-------------------|----------------------------------|-------------| | **幽门螺杆菌** | 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癌变(1类致癌物) | 根除治疗(抗生素) | | **EB病毒感染** | 导致约10%胃癌(与淋巴上皮瘤样癌相关) | 暂无疫苗 | | **高盐/腌制食品** | 破坏胃黏膜,促进亚硝酸盐致癌 | 低盐饮食,多吃新鲜蔬果 | | **吸烟 & 酗酒** | 直接损伤DNA,增加胃癌风险2-3倍 | 戒烟限酒 | | **遗传因素** | CDH1突变(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 | 基因检测+预防性胃切除 | ### **其他风险因素** -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1%-3%/年) - **胃息肉**(腺瘤性息肉恶变风险高) -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风险↑) --- ## **五、胃癌的治疗方案** ### **1. 早期胃癌(T1a-T1b,无转移)** - **内镜下切除(ESD/EMR)**:适用于黏膜内癌(T1a)。 - **手术(D2淋巴结清扫)**: - 部分胃切除(远端/近端) - 全胃切除(弥漫型或贲门癌) ### **2. 局部进展期(T2-T4,淋巴结转移)** - **新辅助化疗(FLOT方案)** → 手术 → **术后辅助化疗±放疗** - **靶向治疗**(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化疗) ### **3. 晚期/转移性胃癌** |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代表药物** | |--------------------|----------------------------------|-------------| | **化疗** | 一线方案(铂类+氟尿嘧啶) |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 | **免疫治疗** | PD-L1高表达/MSI-H(约15%-20%) | 纳武利尤单抗(O药) | | **Claudin18.2靶向** | 临床实验阶段(2023年突破) | Zolbetuximab | | **支持治疗** | 止痛、支架置入、营养支持 | - | ### **4. 新兴疗法** - **CAR-T细胞疗法**( Claudin18.2靶向,临床试验中) - **ADC药物**(如DS-8201,用于HER2低表达胃癌) --- ## **六、预防与筛查建议** ✅ **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50%胃癌风险) ✅ **40岁后胃镜筛查**(尤其有家族史或慢性胃炎者) ✅ **饮食调整**:少吃腌制品、多吃维生素C(抗氧化) ✅ **戒烟限酒** --- ### **总结** - **肠型胃癌**(54%)预后较好,**弥漫型**(32%)恶性度高。 - **印戒细胞癌**侵袭性最强,**早期症状隐匿**,易误诊。 - **幽门螺杆菌是最大可控病因**,根除可显著降低风险。 - **治疗取决于分期**,早诊早治是关键,晚期可尝试免疫/靶向治疗。 **⚠️ 重要提示:** 若长期胃部不适+体重下降,务必做胃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