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鬼谷子》《道德经》都揭示四大智慧,领悟即受益终生

 拂尘净心学佛道 2025-05-15

至刚易折,至柔长存。

作者:观止

鬼谷子曾言:“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唯《易经》《鬼谷子》《道德经》历经千年,仍为世人奉为圭臬。

三书看似迥异,实则殊途同归,暗藏四大共通智慧。

若能参透,纵使世事无常,亦能从容立于天地之间。

《易经》《鬼谷子》《道德经》都揭示四大智慧,领悟即受益终生

01

知进退:顺天应时,方为大道

《易经》有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战国时期,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之理,毅然辞官泛舟江湖。他三次散尽家财,三次东山再起,终成一代商圣。

《道德经》言:“功遂身退,天之道。”范蠡的智慧,正在于他读懂了“进退”的玄机——顺势而为,不贪恋权位,方能全身而退。

反观韩信,虽用兵如神,却不懂“亢龙有悔”之诫。他手握重兵时未急流勇退,最终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鬼谷子》强调:“欲高反下,欲取反予。”真正的智者,从不与天时对抗。

红尘之中,多少人因强求而迷失?

职场争锋,若一味冒进,终成众矢之的;感情纠葛,若执念不放,反酿苦果。

《易经》六十四卦,首卦“乾”以“潜龙勿用”开篇,末卦“未济”以“慎辨物居方”收尾,皆在告诫世人:

识时务者,非懦弱,而是通晓天地循环的至理。

《易经》《鬼谷子》《道德经》都揭示四大智慧,领悟即受益终生

02

察虚实:阴阳相生,以柔克刚

《道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春秋时期,齐国晏子使楚。面对楚王的刻意羞辱,他未以刚强相对,反而以矮小自嘲:“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一句谦辞,既守气节,又令楚王自陷窘境。这正是《鬼谷子》“反应术”的精髓——以虚探实,以静制动。

《易经》中的“泰卦”,地在上、天在下,看似颠倒,实则阴阳交感而生万物。

北宋宰相吕夷简曾遭政敌围攻,他选择称病退隐,暗中搜集证据。待对手放松警惕时,一击即中。

此法暗合“坤卦”之道:“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现代商战中,柔术更显智慧。

某科技巨头早年与竞争对手交锋时,主动开放部分专利,看似让利,实则借此建立行业标准,终成霸主。

《道德经》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真正的强者,从不在表象上争输赢,而是深谙“柔弱胜刚强”的天道。

《易经》《鬼谷子》《道德经》都揭示四大智慧,领悟即受益终生

03

守中道:不偏不倚,万物自化

《道德经》有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东汉名臣杨震赴任途中,遇旧交王密深夜赠金。面对“暮夜无知”的诱惑,他掷地有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这一拒,守住了“中正”之道,更诠释了《易经》“中孚卦”的真谛——心诚则万物感应。杨震后来位列三公,清名流传千年,恰印证《鬼谷子》“内揵术”所言:“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易经》“艮卦”象辞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唐太宗李世民深谙此理。玄武门之变后,他未对旧党赶尽杀绝,反而启用魏徵等谏臣。此举看似冒险,实则通过平衡各方势力,开创贞观盛世。

正如《道德经》所云:“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真正的治世之道,在于找到刚与柔的平衡点。

当代职场中,“守中”更显智慧。

某跨国企业高管面对部门内斗,既不偏袒亲信,也不打压异己,而是建立透明考核机制。三年后,团队效率跃居全球前列。

《鬼谷子》早有预言:“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执两用中,绝非庸碌无为,而是以天地为秤,称量出世事的精微分寸。

《易经》《鬼谷子》《道德经》都揭示四大智慧,领悟即受益终生

04

通变化:周流六虚,与时偕行

《易经》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五代十国时,冯道历仕四朝十帝,屡遭“贰臣”非议。然细究其行,每逢旧朝暴虐,他便暗中保存典籍、庇护百姓;待新君立,又以老臣身份谏止苛政。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智慧,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形虽随波,神守其根。这正暗合《鬼谷子》“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的机变之道。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争议极大。司马光看似顽固守旧,实则遵循《易经》“革卦”之诫:“大人虎变,其文炳也。”他编纂《资治通鉴》,将变革之理藏于史册,待后世取其精华。

而苏轼则在《赤壁赋》中写下“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道破变化永恒的天机。

今人面对科技洪流,尤需此等智慧。

某百年书店遭遇电商冲击,果断将古籍区改为“沉浸式文化空间”,引入AR技术还原《清明上河图》。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使其客流量增长300%。

《鬼谷子》云:“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固守者如涸辙之鲋,善变者若九天之鹏,唯深谙变化者,方能于沧海横流中显英雄本色。

《易经》《鬼谷子》《道德经》都揭示四大智慧,领悟即受益终生

结语

《易经》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鬼谷子》谋篇:“捭阖者,天地之道。”

《道德经》则叹:“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三经如同三面铜镜:

《易经》照见天命循环,《鬼谷子》反射人性幽微,《道德经》映出世事本真。

而四大智慧——知进退、察虚实、守中道、通变化——恰似四根枢轴,撑起中国人千年的精神穹顶。

红尘浪涌,莫惧潮汐涨落;人间道险,且修如履薄冰。

点个赞吧,愿你我皆能:

怀揣典籍之光,行稳纷繁之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