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山西临汾的壶口瀑布以后,又在沿黄景观公路上行驶了几十公里,几乎都是山腰公路,一侧是陡峭的山坡或峭壁,另一侧是容纳黄河的峡谷河床,途中有好几个观景台,可以欣赏峡谷里的黄河水。虽然山体被河水切割出巨大的V型槽,因为河床较为平缓,动态的黄河变成了准静态的绿色河流。如果不说这是黄河,可能会赞美山的刚毅与水的静美,一旦知道了这是黄河,就有些难以接受与壶口瀑布的巨大反差,毕竟“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形象已深入国民血脉。 过了禹门口黄河大桥,在河津市西北不远处,围绕黄河龙门概念有几个景区,我们顺访了其中的龙门关和龙门古镇。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两面大山中的黄河不足40米宽,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甚至有人说龙门为大禹治水所凿(此说经不住推敲),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指这里。 华夏大地被称为龙门关的有好几处,河津西北的龙门关历史悠久,相传可以追溯到大约1500年前的北周时期。古龙门关位于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县之间,据说极其险要,曾是军事要地。自古为晋陕交通要隘、兵家必争之地。如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城大战,秦从禹门东渡击晋,虏晋惠公。唐高祖李渊也曾从禹门渡黄河取关中。宋靖康元年金将娄宿曾越龙门冰桥取陕西。明末李自成由此东渡直捣幽燕,推翻了明代封建王朝。龙门一直在,但龙门关早已被废,今日所见为当代新建,看一看徒增一番感慨而已。 河津是山西省的县级市,由运城市代管。抵达河津后在市区里转了转,看了两个小公园,整体感觉城市面貌介于县与市之间。夜晚走到城北夜市,这里的烟火气十分浓厚,我在这里吃了晚饭,还喝了两瓶啤酒,没想到这里的物价那么便宜,比我预估的饭钱少了将近一半,次日清晨在路边摊吃早饭时,也是常规价格一半。平时听专家讲经济时,总是说物价上涨代表经济形势好转,祈盼物价指数CPI大幅上涨,但从老百姓角度看,似乎物价越低越好,物价低与经济繁荣一定对立吗?(以郑州为起始点的西南自驾游系列到此告一段落,还有一些琐碎素材以后再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