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玉蓉(1913—2012) 江西京剧团年逾古稀的女老生表演艺术家何玉蓉近些年来曾数度来津,演出她拿手的汪(笑侬)派剧目。最近她再次莅津献演,对于京剧爱好者无疑是次难得的欣赏机会。 【音频】何玉蓉《马前泼水》选段 (1983年录音) 今天的观众,恐怕对京剧老生中汪派这一流派感到很陌生了。殊不知半个多世纪以前,汪笑侬雄踞剧坛,以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深博观众的赞赏。汪笑侬以唱工取胜,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以汪桂芬的雄劲刚健的唱法为主,又吸收谭(鑫培)派的清纯隽逸、孙(菊仙)派的豪气纵横。他的唱腔,以 “云遮月” 和 “脑后音” 的嗓音,加上优美的韵味,常常获得高亢、激昂、悲戚的效果,特别是他的收尾腔,往往顿住后猛然一放,似狂流激湍直奔向前,淋漓痛快,动人肺腑。 【视频】何玉蓉《哭祖庙》选场 何玉蓉乃翁何颐馨曾拜汪笑侬为师,她出身于梨园世家,虽是汪派再传,却深得汪派艺术的神髓。何玉蓉的嗓音苍劲挺拔,清而纯厚,咬字切音,真切有力,很善表现剧中人变化多端的心理状态。她演的《哭祖庙》为汪笑侬的代表作。汪笑侬当年之所以编演此剧,是由于清政府极端腐败,辱国媚外。汪激于义愤,借剧中人刘谌(三国蜀刘禅之子、北地王)的亡国之痛,来抒发国事日非、众生不醒的感慨。何玉蓉在整个戏里,紧紧掌握住刘谌这一人物的思想脉络,通过剧情发展中所显示的矛盾冲突及人物复杂的心情变化,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试看刘谌持宝剑至昭烈庙,向先帝痛诉亡国之恨这一重点场,何玉蓉先在幕后唱〔二黄导板〕:“进祖庙不由人心中悲怀”,激烈悲怆之声,如长江大河直泻到底。随之,便是长达百余句的七大段〔反二黄〕,何玉蓉以她有宽有窄、有高有低、音膛结合、五音具备的嗓子,充分运用汪派的 “脑后音” 与真假音互相结合的唱法,时而一波三折、波澜壮阔,时而突兀直上、鸢飞戾天,于高亢宏亮中寓慷慨沉痛之情。剧尾,刘谌拔剑自刎殉国,何玉蓉所唱两句高腔:“我狠狠拔出龙泉剑,我刘谌殉国虽死也心甘”,犹如石破天惊,动人心魄。 【音频】何玉蓉《刀劈三关》选段 (1985年录音) 何玉蓉演的《刀劈三关》,也是汪笑侬当年的名剧。戏里何玉蓉饰演的雷万春,一上场,扎大靠,挂白髯,精神矍铄,极具战场老将的奕奕风采。唐僖宗朝奸相郭章,私通辽主羌洪,暗下毒手,假传圣旨赐雷万春一死。当此生死关头,何玉蓉以苍凉沉郁的音调所唱的一段〔反二黄〕,充满悲愤之情,尤其是内中 “大将难免阵前亡” 一句,“阵前亡” 三个字行腔跌宕曲折,有如 “千岩洒落、万壑萦回” 之势,而在雷万春识破郭章奸谋、刀劈三关的一场戏里,郭玉蓉所耍的几个大刀花,干净爽快,没有多年练就的扎实的基本功是难以做到的。剧尾,雷万春在城楼会晤初见面的儿媳辽百花公主时,何玉蓉唱腔中所唱的一段〔西皮原板〕转〔散板〕,挥洒从容,妙趣横生,非但调式新颖,而且听来十分别致,富有浓郁的汪派声腔特色。(原载 1994年12月23日《天津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