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雅利安文明 琐罗亚斯德

 手提书斋 2025-05-15

琐罗亚斯德 

但是,那些更传统的,讲阿维斯陀语的雅利安人被因陀罗赤裸裸的侵略所震骇,并开始怀疑迪弗。他们都是暴虐和邪恶的吗?地球上发生的事件往往反映了天上的事件,因此,他们推论,这些可怕的袭击必定有其神圣的原型。在因陀罗的名义下作战的偷窃牲畜的盗贼必然是他在俗世中的同类。但谁是在天上发动侵袭的迪弗呢?最重要的神灵——如“秩序的守护者”伐楼那马兹达密特拉都被尊称为“主”,即阿胡拉(ahura)。或许正是象征正义和真理、尊重生命和财产的爱好和平的阿胡拉自己,经受着因陀罗和那些更好斗的迪弗的攻击?至少这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祭司的观点。这位祭司在大约公元前1200年声称,阿胡拉·马兹达(Ahura Mazda)委托他来恢复大草原的秩序。他的名字是琐罗亚斯德(Zoroaster)。

当这位新先知领受这一神圣的天职之时,大约30岁,并对雅利安信仰坚定不移。他大概从7岁起便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祭司,而且专心致志地钻研传统,以便能在祭祀仪式中为神灵即席演唱圣歌。然而,琐罗亚斯德被袭抢牲畜的行为深深地搅扰了。在完成学业之后,他与其他祭司进行磋商,并在宗教仪式中沉思冥想,以求解决问题之法。在主持庆祝春季节日的仪式期间,一天拂晓,琐罗亚斯德起身,散步到河边打水,以备每天祭祀之用。他趟水到河里,把自己浸入纯净的水中。当他浮出水面的时候,看到一个闪光体立于河堤。他告诉琐罗亚斯德,他的名字是“VohuManah”(“善思”)。当他确知琐罗亚斯德本人的美好意向时,他让琐罗亚斯德来到阿胡拉中最伟大的一位——马兹达的面前,他是智慧和正义之主,有七位光芒四射的神灵随从围绕着。他吩咐琐罗亚斯德动员他的人民,投入一场反对恐怖和暴行的圣战。”这段传说由于应许了一个崭新的开端而著名。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泛出曙光:每个人必须作出抉择,神灵也是如此。他们是站在秩序一边,还是站在邪恶一边?

琐罗亚斯德的幻象使他确信,马兹达神不仅仅是伟大的阿胡拉中的一个,而且是至上神。对于琐罗亚斯德和他的追随者来说,马兹达不再是内在于自然世界的,而是已经超越并不同于任何其他神祇。”这与一神论不尽相同,它只信仰一个单一的、独一无二的神。马兹达的七个光芒四射的随从——神圣的不朽者(Holy Immortals)——也是神:每一个都表现了马兹达的属性之一,同时又以传统的方式与七个原始造物的其中之一相关联。然而,在琐罗亚斯德的幻象中也存在一神论的倾向。马兹达神创造了神圣的不朽者;他们与马兹达具有“同一个精神,同一个声音,同一个行动”。马兹达并非唯一的神,但却是第一个神。琐罗亚斯德或许已经通过默想创世传说触碰到了这一立场,传说中称太初有一株植物、一只动物和一个人。只有通过逻辑推理才能设想最初只有一个神。

但是,琐罗亚斯德对神学思考本身不感兴趣。他潜心关注破坏草原安宁的暴虐行为,并急切地寻求令其结束的方法。《伽萨》( Gathas)琐罗亚斯德得到灵感而作的17首赞美诗,充满忧心如焚的脆弱、无力和恐惧。“我知道我为什么无能为力,马兹达,”先知喊道,“我拥有的人和牲口太少了。”他的部族被“邪恶支配、毁灭生命的”劫掠行凶者所恐吓。在邪恶的因陀罗的命令之下,冷酷的武士突袭那些热爱和平的、遵纪守法的部族。他们摧残和劫掠了一个又一个部族的居住地,杀死村民,夺走他们的牛群。”劫掠行凶者认为他们是英雄,与因陀罗并肩作战,但《伽萨》给我们展示出其受害者是如何看待这一英雄时代的。甚至连女人都向马兹达神抱怨:“你创造我是为了谁?是谁改变了我?暴怒和劫掠、残酷和强权将我囚禁。”当马兹达神答复她,雅利安人中唯一倾听他教导的人——琐罗亚斯德将是她的保护者时,女人不以为然。琐罗亚斯德有什么用?她需要一个更有力的帮手。《伽萨》为正义而呐喊。神圣的不朽者、天则的守护者在哪里?马兹达神何时才会为我们解除痛苦?

人民的痛苦和无助使琐罗亚斯德受到了震动,令他进入一种分裂的、矛盾冲突的幻象中。世界似乎两极分化了,分裂为两个无法和解的阵营。由于因陀罗和那些劫掠牲畜的人与马兹达神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他们必然忠诚于一个不同的阿胡拉。琐罗亚斯德断定,如果存在一个向善的神圣源泉,必定同时存在一个邪恶的神,鼓动了那些劫掠行凶者的残暴行径。琐罗亚斯德认为这个敌对的神灵阿赫里曼(Angra Mainyu)与马兹达神的威力相当,却是他的对手。起初,存在着“两个原始的孪生神灵,他们注定会互相冲突”。他们各自作出了一个选择。恶灵把自己的命运同多罗格(druj)——谎言欺诈连在了一起,并且是邪恶的缩影。他是天则和一切正义及真实之物的永恒敌人。但是马兹达神选择了善良并创造了神圣的不朽者和人类作为他的同盟者。现在,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孩童必须在天则与多罗格之间作出同样的选择。”,

雅利安人世世代代崇拜因陀罗和其他迪弗,但现在琐罗亚斯德断定,迪弗必然已决心与恶灵一道作战。那些劫掠牲畜的人是他们在俗世的同类。大草原上空前的暴力促使琐罗亚斯德将古老的雅利安众神划分为两个敌对的集团。善良的男女必须不再向因陀罗和迪弗献祭,不应邀请他们来到神圣的领地。相反,他们必须完全献身于马兹达神、神圣的不朽者和其他阿胡拉,唯有他们能带来和平、正义和安全。迪弗及其邪恶的追随者——那些劫掠牲畜的人,应当全部被击败和消灭。”

生活的全部如今变成了战场,每个人在其中都担负一项任务。甚至妇女和奴仆也可以作出宝贵的贡献。曾经管理宗教仪式的古老而纯粹的律法,如今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马兹达神曾为他的追随者们创造了一个绝对纯洁和完美的世界,但是恶灵侵入尘世,并使其充满了罪恶、暴力、谎言、混乱、肮脏、疾病、死亡和腐朽。善良的男男女女因此应使他们当前的环境免除污秽和腐败。通过隔离纯洁与污秽、善良与邪恶,他们会为马兹达神解放这个世界。”人们每天必须祈祷五次。冬天是迪弗占优势的季节,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所有善良的人必须通过默想多罗格的危害来阻遏他们的势力。人们必须在夜间邪灵悄悄潜入尘世之时起身,将熏香投入火中,以激励阿耆尼在战争中打败邪恶。”

然而,战斗不会永久持续下去。在古老而安宁的世界里,生命似乎是轮转循环的:季节更替,日夜往复,播种之后迎来收获。但琐罗亚斯德不再信仰这些自然的律动。世界正向着灾难急速狂奔。琐罗亚斯德和他的追随者们生活在一场猛烈的宇宙冲突之“有限时间”里,但他们很快就会见证良善的最终胜利以及黑暗势力的毁灭。经历一场恶战之后,马兹达神和诸神会下凡至尘世并献祭。这里会进行一次伟大的审判。邪恶的人将从地面被清除,一条炽热的河流向阴间,烧毁恶灵。于是宇宙将恢复其最初的完美。山峦河谷夷为一片巨大的平原,神灵和人类在那里共同生活,永远敬拜马兹达神。那里再也不会有死亡。人类会像神一样,免除疾病、年老和必死的命运。

我们今天很熟悉这类预示世界末日的描述,但这在琐罗亚斯德之前的古代社会却从来没有过。它来自于琐罗亚斯德对其人民所遭受苦难的愤慨和对正义的渴望。他希望邪恶的人因给善良、无辜的人们造成的痛苦而受到惩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意识到,他不会活着看到最后审判日了。另一个超凡的人将在他之后到来,“他比一个好人更优秀”。”《伽萨》称他为苏什扬特(Saoshyant,

“赐予恩惠者”)。他将取代琐罗亚斯德,率领马兹达神的军队进行最后的战斗。

几个世纪之后,当轴心时代开始时,哲人、先知和神秘主义者都试图通过宣传一种基于非暴力的精神,去反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残酷和侵略行径。但是,琐罗亚斯德遭受精神创伤之后的见解及其对燃烧、恐怖以及灭绝的描述,都是复仇性的。他的经历提醒我们,政治动荡、暴行和痛苦不会必然产生轴心风格的信仰,但却能激发一种富于战斗精神的虔诚,它使复杂的现实过于单纯地两极分化为善与恶的范畴。琐罗亚斯德的幻象具有强烈的竞争性。我们将会看到,“竞争”(agon)是古代宗教的共同特征。琐罗亚斯德将一场善与恶在宇宙中的竞争置于其预言的中心地位。就这一点来说,他属于古老的精神世界。他将那个时代的暴力投射为神圣并使其绝对化。

但是,在琐罗亚斯德那充满热情的伦理观中,他确实期盼着轴心时代。他尝试将一些道德成分引入新的武士精神。真正的英雄不会恐吓他们的同伴,而是努力反击侵略。神圣的武士献身于和平,那些选择为马兹达神而战的人坚韧不拔、遵守纪律、英勇无畏,迅捷地保卫一切善良的生灵,抵御邪恶势力的袭击。秩序(天则)的捍卫者(ashavans,向善者)必须效法诸神看顾环境。例如,在河堤向琐罗亚斯德显现的“善思”是母牛的守护者,而向善者应当仿效他的榜样,而不是仿效劫掠行凶者,把牲畜从牧场驱赶出来,拴在车上,杀死它们,并在不举行正当宗教仪式的前提下把它们吃掉。”“善治”(GoodDominion)

——神圣正义的化身是石天的保护者,因此向善者应当只运用他们的石制武器去保卫穷人和弱者。当琐罗亚斯德教徒保护脆弱的人民,细心照管他们的牲口,并净化他们的自然环境时,他们成为诸神的同伴,并加入诸神打击恶灵的斗争。

尽管琐罗亚斯德的观点以古老的雅利安传统为基础,但他的预言激起了强烈的反对。人们认为它过于苛求;一些人被他对妇女和农民所做的说教,以及所有人——而不仅是社会精英——都能到达天堂的信仰所震惊。许多人都可能因他对迪弗的否定而感到不安:因陀罗不可能报复吗?在对他自己的部族传道多年之后,琐罗亚斯德只得到一名皈依者,因此他离开了自己的村庄,在维斯塔巴(Vishtaspa)找到了一位支持者。这位支持者是另一个部族的首领,在他的领地确立了琐罗亚斯德的信仰。琐罗亚斯德在维斯塔巴居住了很多年,与邪恶势力进行了英勇斗争,最终受到暴力袭击而痛苦地死去。依照一种传说,他被反对他的祭司杀害,他们被他排斥古老宗教的言行所激怒。我们对琐罗亚斯德死后的祆教历史一无所知。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末期,讲阿维斯陀语的雅利安人向南迁移,定居在伊朗东部。在那里,祆教成为国教。它一直是伊朗最主要的宗教。奇怪的是,正是琐罗亚斯德曾经谴责的偷窃牲畜的雅利安盗贼,基于戒杀(ahimsa)——非暴力原则,最终创建了轴心时代第一个稳固的宗教。

①即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译者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