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风云:在全球产业变革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交汇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重塑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路径。 ![]()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构建起“顶层设计—地方落实”的立体化推进体系。 本文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以下简称“中央指南”)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广东政策”),解析中央层面的战略部署及广东省的落地实践,展现政策体系如何推动制造业向“数字+智能”跃迁。此外,若您想了解以上政策原文,可微信搜索进入“问知本”小程序查阅。 ![]() 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中央通过顶层设计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搭建起四梁八柱,既立足当前企业转型痛点提供解决方案,又着眼长远构建协同发展生态。 1、战略部署:以“三坚持”确立转型基调 面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痛点,中央指南以“三个坚持”为核心原则,为转型确立科学基调。 (1)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痛点突破 将“解决企业痛点难点”作为核心出发点,要求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等工具,精准识别关键问题,避免盲目投入。 例如,在研发设计领域,针对高端装备企业协同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建设协同设计平台、推广创成式设计等解决方案,推动技术研发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2)坚持分类施策,激活企业主体 针对大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央指南提出差异化路径。 要求龙头企业强化“链式”引领,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设计工具、制造能力和数据资源,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推进大型企业“整体”转型,聚焦全流程数字化贯通,建设统一的经营管理平台,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的端到端集成. 鼓励中小企业实施“梯次”转型,通过“上云上平台”降低门槛,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轻量化APP解决基础需求。 (3)坚持生态协同,强化政策保障 注重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生态体系,通过健全标准体系、培育服务商资源池、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提升转型支撑能力。同时,强化产融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相关产品,解决企业资金痛点。 2、实施路径:以“场景图谱”破解转型落地难题 中央指南创新性提出“一图四清单”方法论,将抽象的数字化转型拆解为可操作的具体场景。例如,在研发设计场景中推广云化CAD/CAE工具、数字孪生样机测试;在生产制造场景中部署先进控制系统;在供应链场景中构建多级供应商管理系统等。通过“场景化拆解—要素化匹配—工具化落地”,企业可根据自身基础选择优先突破方向。 3、安全与人才:筑牢转型“双基石” 数据安全是数字化转型的底线要求,人才则是核心驱动力。中央指南同步部署两大保障性工程,为转型构建起“防护盾”与“人才库”,确保转型行稳致远。 在数据安全方面,要求企业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建立工控系统风险评估体系,重点保护核心资产,防范数据泄露与网络攻击。 人才队伍方面则是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比如支持“新工科”专业建设,推行“1+X”职业技能认证,目标到2025年培养100万复合型数字人才。 ![]() 作为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强省,广东依托“双区”建设机遇,在中央政策框架下因地制宜推进创新实践,形成了目标导向、产业聚焦、分层推进、基础支撑的转型方案。 1、目标导向:对标国际一流,设定“阶梯式”转型指标 广东政策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23年,实现3万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80万家企业上云等;到2025年,推动5万家规上企业转型、100万家企业上云等。 2、产业聚焦:深耕20大产业集群,实施“一集群一方案” 针对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广东根据每个产业的不同点,制定差异化转型路径。 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推动芯片设计EDA工具、PCB板智能检测设备国产化;在智能家电产业,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在新能源产业,布局数字化风场、智能光伏电站等。 3、分层推进:“四维路径”破解不同主体转型瓶颈 考虑到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在转型中的不同角色与挑战,广东构建起“四维路径”体系,针对四类主体的痛点精准施策,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转型格局。 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进一步加强数字化顶层设计。 同时,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行业企业辐射推广。 中小型制造企业:“一行一策”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普及应用,加快“上云上平台”,融入产业链供应链。 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支持平台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园区产业链企业整体数字化升级。 产业链供应链:“一链一策”推动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数字化升级,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相关企业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 4、基础支撑:五大工程筑牢转型“数字底座”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工业软件、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核心基础设施的支撑。广东针对“卡脖子”领域实施五大支撑工程,着力补齐短板、强化优势,为转型奠定坚实底座。 实施“铸魂工程”,推动多方协同攻关工业软件,突破技术瓶颈并推进云化部署与示范应用; 实施“强芯”工程,推动工业级芯片应用,突破零部件短板,促进制造装备智能化升级; 培育跨行业、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新兴技术,培育新业态,完善平台生态;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网络,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推进标识解析与大数据中心建设; 构建数字化安全体系,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强化安全技术保障与公共服务。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全要素、全链条的系统性变革,需中央与地方同向发力、政策与市场协同共振。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制造业正从“数字化改造”迈向“智能化重构”,一个以数据为核心、以平台为载体、以生态为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