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书,一起变得更好 这是七点书桌的第74期分享 全文1184个字,读完4分钟 作者:七点书桌 没有人能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没有人能永远20岁,但企业永远不缺20岁的年轻人。 《凡人歌》中的那隽本科毕业于北大,硕士毕业于清华,本硕都出自顶尖学府,毕业后就职于百万年薪的互联网大厂,可谓妥妥的凤凰男,做着令无数打工人羡慕的工作。 那隽不仅是高学历、高能力,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永远有着清晰的规划,充分了解其中可能隐藏的各种风险。他深知行业竞争激烈,常常通过加班来提升自身价值,甚至连续加班1个月。可谓是妥妥的“职场卷王”。 拥有百万年薪的那隽被公司新人张鹏替代,被公司辞退了,为什么? 01 没了你,企业还能运转,太阳照常升起 那隽生病住院,公司碰到了一个技术难题,那隽带的徒弟张鹏解决了这个难题。那隽的“惊恐症”被公司发现了,毫不犹豫地把那隽辞退。 职场中最残酷的真相是:“一看都是情义,一算都是生意!” 在 211 遍地走,985 多如狗的北京,任何一家公司,没了你照样能转。因为你不是不可替代的,你是可以替代的。 02 别把运气当能力,别把平台给你的当本事 有一种遗憾叫把运气当能力,有一种悲剧叫错把平台当本事!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怀谦卑才能行稳致远。 在《凡人歌》中,那伟的弟弟那隽问那伟,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忠诚。” 确实,那伟在跟随大哥王睿智创业15年的过程中,凭着自己的“忠诚”,一次次地的陪酒,一次又一次地替大哥背黑锅,由于跟对了人,大哥在出家前也对他不错,他也混到了公司的副总的高位,在北京买了房,买了车。 然而,“忠诚”是那伟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他最大的软肋和悲哀。 在大哥王睿智出家后,公司变了天,那伟的依靠没有了。原本以为自己兢兢业业 为公司付出了15年,能够“善终”。王睿智刚走,公司便毫不留情地举起了裁员的屠刀,把那伟裁了。 王睿智利用那伟的“忠诚”,用那伟的ID卡注册公司,导致那伟背上了80万的债务。为了避风头,王睿智出家了,风头一过,又出来找那伟开公司,这哪是开公司,其实是为了找那伟背新的黑锅。 那伟被裁员后,开始下海创业。原本以为,凭借自己在行业里15年的深耕,积攒的人脉、资源,创业应该不难的。 但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闷棍,才让那伟看清了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同行们听说那伟被辞退之后,那些曾在酒桌上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们,像避瘟神一样避着他。当他去找老高,结果也被坑得“底朝天”。 人可以因为平台到达一个很高的地方,但是平台不是你的本事,脱离平台后的本事,才是你真正的本事。 从那伟的身上我看到了这么一条残酷的现实: 企业是现实,所以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核心价值完全交出去,必须要留有一些底牌,忠诚这个东西在99%的情况下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你现在和未来能为公司提供什么价值,而不是你以前为公司提供了多大的贡献。 作家李尚龙曾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离开平台留下的,才是你的本事。平台和个人应该是相互依存但相互独立的关系。平台可以由你而更好,但不能全倾于个人,你可以依靠平台成长,但不能依赖于平台。” “一个强者,一定不会依靠平台,而是会让自己变得更强。” 点个在看,希望身在职场打拼的你,可以依靠平台成长,但不依赖于平台,成为真正的强者。 你好,我是七点书桌,终身写作者, 每周一本书,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卡片,关注七点书桌。 |
|
来自: 宁静致远5dk1vy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