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袭人被宝玉踢了一脚,为什么会“争荣夸耀之心灰了一半”?

 栖鸿看红楼 2025-05-15 发布于山西

很多人以为袭人一向被宝玉特别重视,这次当众挨踢、失了面子,也表示着她的失宠。其实并非如此。宝玉踢袭人,是误踢;发现之后又百般道歉抚慰。这哪里是失宠了?

袭人灰心并不是因为挨了窝心脚。事实上,她的灰心不在被宝玉踢了一脚之时,而是在晚上吐血之后。

晴雯跌坏扇子,宝玉抱怨了一句,晴雯立刻顶撞起来,闹到“打发你出去”与“宁可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个门儿”的地步。她就是这样宁折不弯的性子。而袭人呢,被宝玉当众踢了一脚,“又是羞,又是气,又是疼,真一时置身无地”。可她一句也没埋怨,反而“忍着疼说:'没有踢着,还不换衣裳去。’”

在这个时候,袭人忙着“忍痛服侍他换衣裳”,并没有写她的心理活动,更没有“争荣夸耀之心灰了一半”。

晚饭袭人没好好吃,洗澡时看到“肋上青了碗大一块”,也没有声张,睡下后“梦中作痛,由不得'喛哟’之声从睡中哼出”。宝玉悄悄起床来看,见地下有袭人吐的一口鲜血,把宝玉吓慌了,直叫“了不得了”。到这时候,袭人才“冷了半截”——不是因为被踢,而是因为吐血,才心灰起来。

为什么吐血会让袭人心灰?“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小时候读《红楼》,在这里时总不理解:“纵然命长”,就是说吐血不影响寿命;既然不影响寿命,为什么又“终是废人”?这又不是武侠与玄幻小说里修练内功,受了重伤后“修为全废”。

渐渐年长,眼光也跳出了纸面文字的局限,才发现《红楼梦》写的是十来年的青葱岁月,反映的却不止青春,更是人生。袭人的“争荣夸耀”,不是宝玉的宠爱,也不是当姨太太,而是更长远的谋划:她想跟着宝玉时间长了,生儿育女,“咱们的子弟”“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到她的儿子、甚至孙子做了官,她就是妥妥的“老封君”了。这遥远而漫长的未来,就像张爱玲说的“十年的美,十年的风头,二十年的荣华富贵”,才是她“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呢。

“纵然命长,终是废人”,吐血不一定短命,却会失去生育能力(当然,这是那个时代民间的看法,有没有科学依据、是否经过医生证实,那都是另一回事。袭人也可能就是一时钻了牛角尖)。不能生孩子,将来袭人再风光,也不过像周姨娘一样,做个有名无事的影子人,断绝了“老封君”的希望。

这才是袭人灰心的真正原因。

《红楼梦》写了一群十几岁的小女孩子,大多数符合她们的年龄特点,天真任性,未经世故。只有少数几个,心理年龄特别成熟,所做所想远超过年纪限制。袭人,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