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珍藏!六位国医名师治疗甲状腺癌典型病例及经验总结

 杏林主人 2025-05-15

值得珍藏!六位国医名师治疗甲状腺癌典型病例及经验总结

一、邓铁涛教授治疗甲状腺癌病例

主诉:颈部肿块伴吞咽困难3月余
症状详情:患者因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剧烈,出现颈部肿块,逐渐增大,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中医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甲状腺B超示右侧甲状腺肿块,直径约3c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提示甲状腺癌可能。
治疗经过:邓铁涛教授以“扶正祛邪”为原则,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之法。
组方用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陈皮10g,法半夏10g,浙贝母15g,夏枯草20g,海藻15g,昆布15g,牡蛎30g(先煎),甘草6g。

理法方药: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陈皮、法半夏化痰理气;浙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化痰散结。全方共奏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之效。
方解总结:邓铁涛教授强调“扶正祛邪”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重要性,通过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改善患者体质,抑制肿瘤生长。


二、刘嘉湘教授治疗甲状腺癌病例

主诉:颈部肿块伴胸闷、气短2月余
症状详情:患者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出现颈部肿块,伴有胸闷、气短、乏力。
中医四诊: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
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甲状腺CT示左侧甲状腺肿块,直径约2.5cm,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提示甲状腺癌可能。
治疗经过:刘嘉湘教授以“扶正固本”为原则,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法。
组方用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三棱10g,莪术10g,甘草6g。

理法方药: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三棱、莪术破血行气。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效。
方解总结:刘嘉湘教授强调“扶正固本”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重要性,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改善患者体质,抑制肿瘤生长。


三、朴炳奎教授治疗甲状腺癌病例

主诉:颈部肿块伴咳嗽、咳痰1月余
症状详情:患者因长期吸烟,出现颈部肿块,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中医四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甲状腺MRI示右侧甲状腺肿块,直径约3cm,边界不清,内部信号不均,提示甲状腺癌可能。
治疗经过:朴炳奎教授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法。
组方用药黄芩15g,黄连10g,连翘15g,浙贝母15g,夏枯草20g,海藻15g,昆布15g,牡蛎30g(先煎),甘草6g。

理法方药:方中黄芩、黄连、连翘清热解毒;浙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化痰散结。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效。
方解总结:朴炳奎教授强调“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重要性,通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抑制肿瘤生长。


四、罗樾之教授治疗甲状腺癌病例

主诉:颈部肿块伴情绪波动、失眠2月余
症状详情:患者因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剧烈,出现颈部肿块,伴有情绪波动、失眠、多梦。
中医四诊: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甲状腺B超示左侧甲状腺肿块,直径约2.8c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提示甲状腺癌可能。
治疗经过:罗樾之教授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原则,采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法。
组方用药柴胡15g,白芍15g,当归12g,茯苓15g,白术12g,薄荷6g(后下),浙贝母15g,夏枯草20g,海藻15g,昆布15g,牡蛎30g(先煎),甘草6g。

理法方药:方中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疏肝解郁;浙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化痰散结。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效。
方解总结:罗樾之教授强调“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重要性,通过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改善患者情绪,抑制肿瘤生长。

罗樾之教授治疗甲状腺癌的特色与经验

  1. 辨证分型治疗:罗樾之教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强调“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重要性。

  2. 自创方剂:罗樾之教授自创“罗氏霸结消散合剂”,该方剂汇聚了菝葜、夏枯草、牡蛎、海藻、昆布等多味中药之精粹,具有散结消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的功效,对于甲状腺癌有显著疗效。

  3. 中西医结合:罗樾之教授在治疗甲状腺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中药和西药,提高治疗效果。


五、周岱翰教授治疗甲状腺癌病例

主诉:颈部肿块伴咳嗽、气促1月余
症状详情:患者因长期吸烟,出现颈部肿块,伴有咳嗽、气促、乏力。
中医四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甲状腺CT示右侧甲状腺肿块,直径约3.2cm,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提示甲状腺癌可能。
治疗经过:周岱翰教授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法。
组方用药黄芩15g,黄连10g,连翘15g,浙贝母15g,夏枯草20g,海藻15g,昆布15g,牡蛎30g(先煎),甘草6g。

理法方药:方中黄芩、黄连、连翘清热解毒;浙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化痰散结。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效。
方解总结:周岱翰教授强调“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重要性,通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抑制肿瘤生长。


六、周仲瑛教授治疗甲状腺癌病例

主诉:颈部肿块伴胸闷、心悸2月余
症状详情: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颈部肿块,伴有胸闷、心悸、乏力。
中医四诊: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
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甲状腺MRI示左侧甲状腺肿块,直径约2.6cm,边界不清,内部信号不均,提示甲状腺癌可能。
治疗经过:周仲瑛教授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为原则,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之法。
组方用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浙贝母15g,夏枯草20g,海藻15g,昆布15g,牡蛎30g(先煎),甘草6g。

理法方药: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浙贝母、夏枯草、海藻、昆布、牡蛎化痰散结。全方共奏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之效。
方解总结:周仲瑛教授强调“益气养阴、化痰散结”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重要性,通过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改善患者体质,抑制肿瘤生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