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愈还唯才是举,以深入细致的考察为基础,举荐了一大批清官廉吏、饱学之士。他在任福建佥事的时候,担任南平府学教谕的海瑞,经常在拜见监司、知府的时候批评巡按御史,于是受到上官嫉恨,经常说毁损海瑞的话。袁洪愈也是海瑞式的清官,对海瑞的所作所为当然十分赞赏,就在上官面前据理力争,让海瑞的考核成绩被列为“上上”等,升迁为县令。等袁洪愈担任太仆寺卿的时候,又上疏推荐海瑞,使海瑞获越级提拔。后来海瑞以直谏名闻天下。当时的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因得罪严嵩而得不到重用。袁洪愈担任南京吏部尚书时,力荐王世贞,称他为不世之才、经世之器,恳请让王世贞接替自己,后万历皇帝批准王世贞担任南京刑部尚书。此外,袁洪愈还举荐曹邦辅为户部尚书,陆光祖、孙鑨为吏部尚书,于慎行为吏部尚书……总共举荐了不下二十人,这些人后来都恪尽职守,勤政爱民。
袁洪愈自身居官清廉,“通籍(做官)四十余年,所居不增一椽,出入徒步”。死后,巡抚周孔教捐金葬之。万历帝得知后,赠其太子太保衔,谥“安节”,赐葬于赭墩祖坟旁。也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当时连墓志铭都没有准备。直到几十年后,袁洪愈的玄孙袁徵才请好友、明末清初学者徐枋补写了墓志。袁洪愈生前关心国事安全,嘉靖中曾“陈边务数事”“诏俱从之”;万历间,他又“极陈屯田废壤之害”,结果“皆议行”。他又关爱苍生,心怀慈悲,据墓志铭载,他督漕河南时,“太康扶沟盗起,捕获千余人,讯坐大辟(死刑)者六百余人”。袁洪愈“恻然伤之,力请于抚按,乞会同他官详谳”,结果“惟贼首二十余人当斩,余俱散遣复为良民,一时六百人俱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