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橘枳姜汤+生脉饮治疗房颤胸痛气短

 新用户9362OW5Z 2025-05-16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实况

YXQ,女,77岁,2025-5-4初诊。

胸前刺痛,心慌,胸闷,气短,爱出长气(善太息),怕冷,纳可,便干,腿肿,尿少,舌淡胖苔薄白腻有粘液,脉促,左涩,右沉细弱。西医诊断房颤。

脉促兼涩,考虑气滞、血瘀、痰饮。胸痛、舌淡胖、怕冷,乃胸中阳气不振心脉痹阻所致。善太息,是患者自觉胸中憋闷不舒,时时发出长嘘短叹之声方感舒服的一种症状,有气虚也有肝郁。

诊断:胸痹(胸阳不振,痰瘀互结)

治疗原则:益气温阳,舒肝活血,化痰散寒,疏通胸中气机,恢复阳气运行。

处方:

川芎30g,红花15g,丹参30g,枳实15g,陈皮15g,干姜15g,柴胡15g,香附15g,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桂枝15g,黄芪30g。7付。

2025-5-13复诊。

胸痛已无,心慌胸闷气短明显减轻,仍时有叹息,仍怕冷,纳食明显增加,大便好转,下肢肿消,尿量可,口略干。脉右涩左细滑,略促。

原方减化瘀药剂量,加郁金川楝子疏肝解郁,加制附子温阳散寒,桂枝改肉桂,以巩固疗效。

处方:

川芎15g,红花15g,丹参15g,枳实15g,陈皮15g,干姜15g,柴胡15g,香附15g,郁金15g,川楝子10g,党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制附子15(先煎),肉桂5(后下),黄芪30g。7付。

按:首诊方以橘枳姜汤、生脉饮、柴胡疏肝散等合方而成,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益气养阴、温阳散寒的综合作用,然复诊时仍出现轻微口干,临床中应予以注意,活血不可伤正,温阳不能耗阴。

@医贯工作室小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