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循迹晓讲” 。 设置星标步骤:1.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2.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3.设置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 ![]() Follow us 如今一提起梵蒂冈和教皇,更多人会认为这就是个精神象征,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尤其是他的麾下只有一支百十来人的瑞士仪仗队,还拿着中世纪的武器耍花架子。堂堂教皇手里只有如此孱弱的军事力量,却能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这难免就会让人感到不平衡,一些崇拜实力至上,拳头即真理的人也会对教皇冷嘲热讽。 ![]() 比如二战时期丘吉尔就跟斯大林说,当心教皇偏袒轴心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斯大林听完,就一脸轻蔑的反问:“教皇?他有几个师?”,丘吉尔说这话的本意是要斯大林考虑教皇的倾向会对一众天主教国家的影响,压根儿没想到斯大林会回这么一句,直接把丘吉尔问无语了。其实,说起来,在历史上教皇的麾下确实有过千军万马。 ![]() 从公元8世纪中叶开始,教皇斯德望二世和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国相丕平关系密切,丕平为了获得废黜国王自己取而代之的合法性,就向斯德望二世献上大量土地以求得到罗马教廷的背书,这就是中世纪著名的丕平献地事件。等到丕平死后,他的儿子查理大帝宣布教宗为这些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教皇国自此诞生。既然教皇有了大量领土,就需要军队保护土地的安全,不过出于和周边国家结盟的政治需要,教皇国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直到1049年教皇利奥九世面对其他国家的威胁,才决定建立一支教皇国自己的军队。这支军队以雇佣兵为主,并频繁参与对外战争,甚至在14世纪,教皇的军队重新收复了上拉齐奥、翁布里亚等曾经属于教皇国的领土,15世纪又频繁参与和其他意大利邦国的战争。 ![]() 其实,在中世纪教皇有能力鼓动大量封建领主招募军队,发动战争,比如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就是一个典型,后续长期存在的三大骑士团也向教皇效忠。换句话说,在当时的欧洲,凡是由天主教信徒组成的军队,广义上都可以说是教皇的军队。 在长期战争中,教皇也发现了有些地区的士兵信仰虔诚,且战斗力彪悍,于是选择和他们长期合作,定期招募当地人组成军团服役。在15世纪教皇保罗三世就在科西嘉岛上招募骑兵,组了四个重骑兵连,到16世纪干脆成立了科西嘉卫队,可是教皇只看到了当地民风悍勇,却不知道民风悍勇的另一面就是无组织无纪律,这支科西嘉卫队自从组建以来频频惹是生非,总和其他友军发生斗殴事件。 比如在17世纪下半叶,科西嘉卫队就和法国驻教皇国大使的卫队在狭窄的路口碰面,因为谁都不肯让路最后爆发冲突,科西嘉卫队拔枪就射,给法国人造成了不少伤亡。此时法国正是路易十四执政时期,教皇打算联合欧洲天主教势力对抗奥斯曼帝国,而路易十四正在琢磨联合奥斯曼帝国牵制对手,好方便法国在欧洲称霸,所以科西嘉卫队一闹事正好给了法国人借题发挥的机会,所以路易十四立刻驱逐了教廷驻法国大使作为报复,并扬言教皇若不道歉并解散科西嘉卫队,法国军队就将攻打罗马。在法国人的压力下,教皇选择屈服,而路易十四还觉得不解气,不依不饶地在卫队兵营旧址上建了一个纪念碑,诅咒敢于挑战法国权威的科西嘉人,四年以后才允许拆除。 ◇ 图为科西嘉卫队 除了这支科西嘉卫队,教皇另一支雇佣兵队伍更为出名,1506年教皇儒略二世成立了瑞士卫队,1527年他们在保卫教皇的战斗中大放异彩,当年神罗皇帝查理五世带着3万多人攻打教皇所在地罗马,事发突然,教皇身边的人马来不及准备,看到来势汹汹的神罗大军顿时士气崩溃,在教皇用兵之时跑了精光,只有189名瑞士佣兵坚守岗位,在圣皮埃尔教堂保卫教皇的战斗中战死了147个,剩下的42人且战且退,把教皇护送进一条密道逃生到安全地点,此后教廷对瑞士佣兵无比信任,给了他们一份永久合同,往后天主教廷只雇佣瑞士人当卫队,教皇在一天,瑞士卫队就在一天。 ![]() ◇ 图为今天的瑞士卫队 虽然教皇国有不少军队,但由于这些兵源都是雇佣而来,或者是出于信仰效忠教皇的志愿兵,和同时期的欧洲军队对比,自身军事素养和组织性并不算高。随着世界进入近代化,各国的兵役制度和训练方式更加先进,教皇军队的战斗力也就逐渐被拉开档次。 1798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攻入罗马,在法国人面前教皇军队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纷纷选择缴械并被遣散,教皇庇护六世本人被俘虏,1808年教皇国干脆被法国人灭掉,直至1815年维也纳会议才再次重建。随着教皇国复国教皇的军队也得以再次组建,由于教皇国经历灭国一蹶不振,他们的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也跟着大打折扣,军队已经没有了进攻能力,只是用来保护据点和宗教场所。 ◇ 图为1815年的意大利,红色区域为教皇国 等到欧洲爆发1848年革命,以及1859年意大利由撒丁王国展开的统一战争,教皇国顿感威胁,于是教皇庇护九世号召全世界天主教徒前来勤王救驾,1860年一支法国的志愿队在战斗中击败了意大利人,教皇发现民心可用,于是通过每个欧洲天主教国家的教区,组织了招募中心并开始了筹款活动,等到1867年,教皇军队已经达到1.3万人。只是这些军队在意大利人面前依旧是不够看的,因此当时教皇国只能选择和法国合作,通过法国对意大利人施加压力,才让自身得以苟延残喘偏安一隅。 可随着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连皇帝拿破仑三世都被困前线,法国人根本无暇他顾,如此一来,意大利人占领教皇国就再也没什么顾虑了,教皇本人知道罗马守不住,但指示要进行适度抵抗,以留下意大利“入侵”的口实,在经过三个小时的战斗后,意大利军队轰开罗马城,教皇国首都被占领,教皇的领导班子退守梵蒂冈,并且闭门不出以示抗议。教皇国的军队也大部分被缴械,只剩下500人的帕拉丁卫队,这支军队被勒令不许离开梵蒂冈,并负责梵蒂冈的城防和治安。直到1929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与教皇国签署了《拉特朗条约》,互相承认了对方,教皇国改名梵蒂冈,教皇这才从一个掌握权力和军队的君主彻底变成了只有象征意义的宗教领袖。 不过,此时教皇身边还有好几支军队,比如刚才提到了帕拉丁卫队,在30年代后已经扩编到2000人,当时罗马有少数犹太人为了不被德军抓走,也应征加入了这支卫队,还真用教皇卫兵的身份躲过了一劫,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梵蒂冈,这支帕拉丁卫队的军乐队还演奏过美国国歌。另一支贵族卫队则在二战中寸步不离的保护教皇安全,二战中他们的兵营还遭到纳粹德国的轰炸,不知道是纳粹有意为之吓唬教皇,还是巧合。到了1970年,这些军队悉数被遣散,只有瑞士卫队被保留下来直到现在。 ![]() 总的来说,历史上的教皇也曾经有过千军万马,只是到现在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不过他的手下没有兵不代表教皇就可以被轻视。1979年6月,来自波兰的新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展开对祖国波兰的访问,一时间波兰万人空巷,不计其数的虔诚信众夹道欢迎,他们一起在教皇的带领下祈祷,做弥撒,并虔诚地聆听教皇做讲演,在教皇的感召之下,波兰民众形成了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就在教皇访波的第二年,波兰人就宣告成立团结工会,80年代末团结工会通过选举上台,成为东欧剧变的开端。 这么看来,“没几个师”的教皇却能用不流血的方式撼动整个东欧,当天主教的影响力渗透到宗教、政治、文化、教育多个领域,当宗教信仰号召力超过国界成为精神共同体,这种力量就是不是光用几个师就能解释的问题了,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真正持久的力量不是枪炮和军队,而是共同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信仰。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