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践,原创第314篇。 你可以思考一下,什么药可以增强小便的力量? 患者姓名: 左某某,性别: 男,年龄: 49岁。 首诊时间:2025年2月7日。 门诊号:2010300260。 主诉:反复小便无力,尿湿裤子半年。 现病史: 尿不尽、尿量不定、不怕冷、 胃口差、喝水不多、无汗、 运动后出汗、眼睛痒、 流泪、大便不畅,2-3天一次、 话多、声音嗡、咳痰少、 睡眠差,夜间惊醒4次左右、 多梦、打呼噜。 身高170cm,体重80公斤。 既往史:鼻炎病史。 舌象: 水湿,齿印,后部腻,裂纹。 脉象: 滑盛亢。 腹部检查: 腹部软满,两肋、心下及腹部无压痛。 八纲辨证: 阴阳:阳证。 寒热:热证。 表里:半表半里证、表证、里证。 中医诊断: 三阳合病夹水饮、瘀血。 首诊处方: 北柴胡30g,黄连片6g, 酒大黄15g,白术60g, 桃仁30g,炙甘草15g, 姜厚朴30g,茯苓60g, 五味子15g,生石膏80g, 麻黄18g,豆蔻15g。 共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治疗效果: 2025年2月12日 二诊述: 尿有力了,不尿裤子了, 大便每天排, 减重4斤。 按: 一、八纲辨证分析。 阳证辨证依据:脉滑。 热证辨证依据:脉盛。 表证辨证依据:小便无力,尿不尽、尿量不定。 半表半里证辨证依据:眼睛痒、流泪(每天尿裤子,也是很焦虑的)。 里证辨证依据:舌苔后部腻,大便不畅,2-3天一次、话多、打呼噜、声音嗡,腹部软满。 水饮证辨证依据:舌上水湿,舌边齿印,腹部软满。 瘀血证辨证依据:梦多。 二、依据八纲辨证遣方用药。 以北柴胡疏解半表半里。 以生石膏、麻黄宣表泻热。 以黄连清半表半里之热。 以白术、茯苓健脾除湿。 以炙甘草、豆蔻健运脾胃。 以厚朴、酒大黄通俯泻浊。 以桃仁活血化瘀。 以五味子酸敛降亢。 三、你能是否具备仲景思维,决定你的疗效高低。 按照以往的经验,该案治疗以补肾药物, 重用黄芪、党参补益为妥。 治病求本是中医之根本。 接诊病人,排出主观思维, 依据当下证,辨证施治, 是我取得疗效的关键。 《大医至简》实践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