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八纲证的相兼证与错杂证,临床表现20190901-7

 恒则成167 2020-10-23

本文是湖湘名中医陈厚忠医师2019年9月1日讲中医“八纲辨证”虚实、阴阳辨证的第7篇——八纲多种证的同时存在(相兼证)。“厚德仁心”公众号后续将陆续发布文章讲《中医诊断学》,敬请关注。


八纲证之间的关系

01
证的相兼(续)

(续前文:)

       相兼证的临床表现一般多是相关纲领证临床表现的叠加。

       例如,表实寒证与表实热证,既同属于表证的范畴,又分别属于寒证与热证。表实寒证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表实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口微渴、汗出、脉浮数等为辨证要点。

       里实塞证与里实热证既同属于里实证的范畴,又分别属于寒证与热证。然里实寒证以形寒肢冷、面白、口不渴、痰稀、尿清、冷痛拒按、苔白、脉沉或紧为辨证要点;里实热证以壮热、面赤、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为辨证要点。

       里虚寒证与里虚热证既同属于里虚证的范畴,又分别属于寒证与热证。里寒证以畏寒肢冷、神疲乏カ、尿清便溏、冷痛喜温喜按、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为辨证要点;里虚热证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质红绛、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例如昨天接诊一位女性患者表现的症状是手足心发热,凡是五心烦热的一般属阴虚,但是她形体不蛮瘦,又是女性,长期睡眠不好,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这就是证的相兼。

02
证的错杂

证的错杂是指疾病的某一阶段同时存在八纲中对立两纲的证。在错杂证中,矛盾的双方都反映着疾病的本质,临床辨证时当辦析疾病的标本缓急、因果主次,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八纲的错杂关系,从表与里、寒与热和虚与实的角度,分别可概括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而这三种类型又可交互错杂,形成如表实寒里虚热、表实寒里实热等,因此临证时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有的患者上面长痤疮,下面畏寒,而且大便干燥。现在临床中单纯的表证和里证分得清楚的就是小孩子,而大人往往是表里错杂。

(一)表里同病

表里同病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情况。表里同病的形成可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发病即同时出现表证与里证的表现;二是先有表证未罢,又及于里;三是先有内伤病未愈而又感外邪。

表里同病,临床上常见以下六种情况:

1
表里俱寒:

如素体脾胃虚寒之人,复感风寒之邪,或外感寒邪之后,同时伤及表里出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脘腹冷痛、大便溏泄、脉迟或浮紧等。这样的病人,在中医来讲就属于肝脾不调之证,脾胃虚寒,西医称为慢性胃肠炎。

2
表里俱热

如素有内热之人,又感风热之邪,或外感风热未罢,又传及入里,出现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疼痛、咳嗽气喘、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或浮数等。

3
表寒里热

如先有表寒未罢,又有入里化热,或先有里热之人,复感风寒之邪,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渴喜饮、烦躁、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等。

4
表热里寒

如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复感风热之邪,出现发热恶寒、有汗、头痛咽痛、尿清便溏、腹部胀满等。比如有的病人,自述咽痛,就自认为咽喉也红肿或扁桃体发炎,实际上咽喉并没有红肿,所以需要医生认真辨认、解释。

5
表里俱实

如饮食停滞之人,复感风寒之邪,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腹胀满、厌食便秘、脉浮紧等。

6
表实里虚

如素体气血虚弱之人,复感风寒之邪,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

        总之,表里同病,一般就是既有表证又有里证,或现有表证后有里证,或现有里证后有表证。或现有寒证后有热证,或现有热证后有寒证等情况。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总结、提炼归纳,才能学得进学得好。以上讲的是表里同病。

【未完待续】

感谢本次讲学内容的翻译志愿者:肖彬。

小编备注

陈老师讲课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诊断学》为纲。点击左图放大查看书籍详情。

如果您希望系统地学习,建议您自行准备该书,配合老师的讲课坚持学习,相信您的用心学习,在《中医诊断学》全部讲课学习完成后,会有特别的进步!

厚德仁心每天学一点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