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瓦楞纸板的粘合强度,需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粘合剂质量、设备调整及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施策。以下来和馥勒仪器一起了解具体措施:
![]()
一、优化粘合剂质量与配制工艺 选择优质淀粉原料: 淀粉中杂质(如脂肪、蛋白质)需控制,以减少凝胶核心形成,确保粘合剂稳定性。 科学调配粘合剂参数: 固含量:根据生产线速度调整,高速(>200米/分钟)时水与淀粉比例控制在2.5:1~3:1,以减少水分对翘曲的影响;低速设备可适当降低固含量,避免脱胶。 初黏力:通过添加交联剂(如硼砂)或提高预热面积,增强初始粘合力以适配高速生产。 黏度:保持低黏度以提升流动性,确保施胶均匀。循环使用中需兑入新胶,避免黏度降低过快。 糊化温度:根据季节动态调整,冬季55-60℃,夏季61-66℃,避免低温糊化影响流动性。
二、控制生产工艺参数 设备精度与调整: 确保上胶辊与瓦楞辊间隙适中,避免胶量不足或抛射现象。 定期检查导爪挡板位置和磨损情况,防止施胶空白或真空痕迹导致的局部粘合失效。 施胶均匀性: 采用高精度涂胶系统,避免胶液横向抛射或局部堆积,减少纸板翘曲和强度下降。 对双/三瓦楞纸板分层施胶,确保各层(面纸、芯纸、里纸)粘合剂渗透均匀。
三、原纸质量控制与搭配 选用高环压强度原纸: 合理搭配纸张克重: 面纸/里纸可适度降低克重,芯纸和瓦楞纸增加克重,提升整体承压能力。 避免面纸过厚导致瓦楞痕迹外显,影响外观和粘合效果。
四、生产环境与存储条件管理 温湿度控制: 存储防潮:
五、严格质量检测与过程监控 标准化测试方法: 多批次取样与数据统计: 单瓦楞取10个试样,双瓦楞20个,三瓦楞30个,分层测试后取最小值作为最终强度值。 结合边压强度、抗压强度测试,综合分析纸板整体性能。 生产过程实时调整:
总结 确保瓦楞纸板粘合强度需系统性管理,涵盖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控制。通过优化粘合剂配方、提升设备精度、合理搭配原纸及严格环境监控,可显著提高纸箱的抗压、边压等性能,保障包装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