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龙须草:苦微寒。泄心经热。也叫野灯芯草。 62.鹿衔草:苦平。治水利关节。用于腹部鼓胀,脚弱无力,风湿痹痛。备孕妇女禁用。 63.云实:辛温。治下利不止,杀寄生虫。 64.王不留行:苦平。走血分,行月经,下乳汁(配猪脚、山甲)。 活血化瘀,行血要药。刺断肉中,用王不留行,取其活血力量强。 治乳癌、卵巢肿瘤、子宫肿瘤、催生定痛,各种不通之痛。 65.升麻:辛甘。解百毒。升阳散毒要药,疮家圣药。 内服外用治阳明经风邪、红斑;治各种疮、牙龈毁损腐烂。 66.胡麻:补脑髓,长肌肉。补坚筋骨,补虚羸,润五脏、大小肠。 67.冬葵子:甘温。治奶水不下、湿痹寒痛。民间治乳汁不下常用葱白涂乳头,然后用须刷几下。 68.桂枝:辛温。桂枝走动脉为阳药,白芍走静脉为阴药。 温通经脉,治表虚中风(无汗能发汗,有汗能止汗)。 行肺气,散寒邪。治手臂痛风、风湿、肌肉痛。各种肌肉问题、麻木。 降冲逆。治冲脉上冲、气上冲、奔豚。出血忌用。 治疗风寒湿:桂枝祛风,附子驱寒,白术祛湿,甘草缓和。 69.肉桂:辛温热。滋补、温补、引火归元。治肾阳不足、命门火不足、上热下寒、下焦陈寒痼冷。打粉冲服。肉桂点火,附子固阳。肿瘤病人可加少量肉桂。 70.松脂:苦温。祛风滋润强壮。杀虫(寄生虫),祛风寒湿,生肌肉。 松子:去骨中伏热,益肠胃,治骨节风。松节:治骨节病。 71.槐实:苦寒。凉血镇痛消炎,散热结,清火。熬膏外用治内外痔。 72.枸杞:苦平。补肝肾阴,润肺,治虚劳,明目。生津止渴治消渴。 73.柏子仁:甘平。滋润要药。养心气,润肾燥,润肝(治筋紧),补脾而不燥。 生发用:当归、侧柏叶、首乌。 74.茯苓:甘平淡。利小便、安神、行水行痰。利尿同时生津止渴。安魂养神。 治身上任何水肿。治消渴(甘淡渗利,治糖尿病口渴)。 治心动悸(利水),皮下有水肌肉跳动(眼皮跳,利水)。 治所有痰饮,补脾生津化痰利水。 赤茯苓:治膀胱湿热。 75.榆皮:甘平。利水道,除邪气。治皮水肿。 76.酸枣仁:酸平。滋肝养筋,主收敛。治心烦。 77.黄柏:苦寒。滋阴、除热、杀虫。治五脏、肠胃结热(去里热);膀胱热、肾热(下焦热:小便刺痛、肾结石痛)。 78.干漆:辛温。伤科:活血化瘀、破血、破陈血。 79.五加皮:辛温。祛风湿、壮筋骨。治阴部湿疹脓疮。 80.蔓荆子:苦微寒。搜风凉血药。利九窍,通利全身关节,散头风。 |
|
来自: 新用户14488375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