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扯扯假松茸的蛋

 lyan63 2025-05-16 发布于河南

一个畸形香菇产品,愣是被某些人折腾的,现在说不出是什么味道。

有网友给我点题,要我写一写“生态松茸”,可天底下哪有什么生态松茸,都是某些病态的人编造出来的假松茸。

松茸就是松茸,在生物分类的角度看,商品松茸可能有几个种,但是那个样子差别都不会太大,而所有在松茸之前加了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的,我们想都不用想,那绝对就不是松茸了。

就目前来说,形态相差也不算特别大,颜色差距大一点的同属的东西。比如说栎松茸,北美松茸,虽然味道也不错,但是都不算是正儿八经的,中国和日本市场都能够认同的“松茸”。

而除此之外,其他再加这个或那个字眼的,基本上就是李鬼。

我以前批山东威海某公司的骗子顾问,就是始作俑者之一,当然这里说他始作俑者,并不是说它是第一个发明这种擦边球叫法的人,而是他第一个堂而皇之的说这假松茸里边含松茸醇,还居然弄了一堆什么检验报告,当然我们知道这些玩意现在有钱都能买。所以折腾了好几年,直接把自己折腾瘸了,尽管他弄的这个假松茸名字居然叫榛松茸,唯一的结果就是他真把自己弄瘸了。一个处心积虑要去骗人的人的结果,就是他的脑子不够用,由于过度使用导致脑血管破裂,用中国话讲叫中风了,其实这人早就疯了,他想钱想疯了。

老天生下来松茸就那么些个种,就像人生下来只有男女两种,但据说可恶的美帝国主义那边弄出好多好多性别,为了让这些性别的人登堂入室,他们弄了个DEI,非让男女之外的各种性别都。比男女性别本身还要伟光正。

这个DEI据说是公平,包容,多元的意思,当然如果是一个假货都说得比真货还要真的话,那就不是多元,而是乱元,不是包容,而是包庇,不是公平而是削平,削足适履是不是公平?

咱们伟大的中国肯定不能跟美帝国主义这样玩儿,我们要认清一切戴帽子的拖尾巴的松茸都是假松茸。

然后搞笑的是好事没人学,坏事学的人挺多,所以有个这类公司的人对我说,别人在抄袭他们的东西。我就问他,你这东西是哪来的呢?你这东西是真的吗?如果不是,就不要说是抄袭,我还没听说抄袭假货的,你这会儿真的是遥遥领先了。

各种被戴了帽子的松茸,凸显了中国食用菌行业中流氓文化的盛行。韩省华老哥曾经要拉我去进那什么菌文化分会,我知道他是为我好,但我没敢加入。因为在中国食用菌行业,整体感觉是没文化,就比较一下台湾人取商品名,日本人取商品名,以及中国人取商品名这三个同一件事的表现上的差别,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食用菌行业流氓当道,取个名字都耍流氓。所以我已经很懒得去评论这些搞名字的事情,反正写过了几篇,大家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再多写也解决不了问题。

这当然是悲哀,这个悲哀如何来解决呢?我想这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共同的问题,并不是我踢足球,事实就是这样。

在这些方面,中国人真是厉害了,真是遥遥领先。

最流行的假松茸,当属畸形香菇,据前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章炉军先生介绍,只要是其某个基因出现,结果都是菌盖不能发育的,如果还给高点二氧化碳,.样子便有点像松茸了,当然仅仅略像,只骗外行。

但实际上,如给予正常的良好管理,这种菌株可以长出除菌褶不发育外,形态基本正常的香菇。我在山西服务时,就遇到一农户,买到这种奇葩品种。开始还不好卖,但后来本地饭馆反而高价要货,因为它肉厚味好。这事还有两个见证人:北京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刘宇,辽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刘俊杰,这是同一个东西不同玩法的例子。

我从不不反对做差异化产品,更支持优质的差异化,但坚决反对做噱头式冒名产品。

当然最搞笑的是,这个假松茸的事,其实是一个反复被复制的骗局。仅就我个人所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出现在辽宁辽阳,然后到了河南,又被河南骗子带去了山东,然后山东骗子又繁育出好几个,其中一个更为牛掰的骗子,据说牛吹进了央视。央视咱是不敢批评的,否则就很麻烦。但是至少我可以告诉所有希望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人一句话,央视跟食用菌相关的东西没有一篇是可信的。我只说食用菌相关的东西,没有说新闻联播本身,但是即使是新闻联播里边,跟食用菌相关的内容,你也别信。

特别说明:题图是真的松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