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交通的蓝图里,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出租车市场无疑是最耀眼的篇章,全球企业都在这场科技竞赛中奋力角逐。而如今,中国企业以迅猛之势,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出海” 步伐更是引发全球关注,尤其是对韩国市场的布局,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中国自动驾驶企业中的佼佼者小马智行(Pony AI),有着“中国版 Waymo” 的美誉。它已成功从韩国国土交通部拿下临时运行许可,在板桥一带开展示范运行。通过与韩国本土企业 PonyLink 成立合资公司,小马智行(Pony AI)做好了充分的本土化准备。不仅如此,它还加入了韩国自动驾驶产业协会,运行许可车辆数量持续增加,并计划在7月的自动驾驶与移动出行产业展上正式公开车辆。 小马智行实力强劲,是中国唯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取得自动驾驶许可的机器人出租车技术企业,拥有全球顶尖的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背后还有丰田这样的强大投资者,并且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有消息称其可能于今年内启动香港上市的公开募股程序,企业规模不容小觑。被称为“中国版谷歌” 的百度,将目光投向了欧洲机器人出租车市场,与瑞士邮政旗下子公司 PostAuto 合作,就当地推出机器人出租车 “Apollo Go” 展开协商,计划在数月内成立法人,并于今年底启动技术测试。在中东地区,百度同样野心勃勃,计划年底前在迪拜市中心部署100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3年后将数量增至10倍,还发布了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的愿景。在美国上市的文远知行已在阿联酋、法国、新加坡等10个国家30多个城市开展运营,与优步合作的 Momenta 也积极推进海外扩张。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成果斐然。早在6年前,就将面积达首尔14倍的武汉全区域指定为自动驾驶示范城市,目前有1000多辆 L4 级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在运行。今年3月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更是完善了自动驾驶车辆的制度基础。在中国,无驾驶员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已快速推进。反观韩国,目前仅允许L3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验性临时运行,韩国累计行驶里程第一的企业Autonomous A2Z 的行驶里程约为50万公里,仅为中国百度1.1亿公里的220分之一。有人对此深感担忧,认为在监管束缚下,韩国本土市场可能会被中国企业抢占。毕竟自动驾驶涉及众多尖端技术,若韩国错失发展良机,很可能在机器人、未来移动出行等技术竞争中被远远甩在后面。还有人指出,若缺乏自主技术,韩国企业将不得不融入海外领先竞争企业构建的生态系统。也有批评声指出,由于监管限制,韩国核心技术企业只能集中在工厂内自动驾驶等短期内能盈利的市场,比如现代汽车更强调以软件为中心的车辆这一更广泛的战略,而非确保自动驾驶核心技术;Kakao Mobility 则专注于连接自动驾驶车辆与消费者的平台角色。当然,也有观点期待小马智行等企业能打破政府繁琐的监管网络,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海外企业的涌入,韩国本土技术的生存空间正逐渐缩小。在这场自动驾驶的全球竞争浪潮中,中国企业展现出的创新能力和扩张魄力令人赞叹。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布局,中国都在不断突破和前进。而韩国业界的反应,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国家在未来科技领域话语权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