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六支队

 虛怀若谷 2025-05-16


新四军六支队


        李省三把位于睢县城偏东北伯党一带原隶属睢县管辖活动的抗日武装召之睢县西南他所占领的根据地李村汇合。为便于行动,他轻装简从一人骑车上了路。不料此行被地方民团顽匪、国民党睢县长岗伪区长张心贞探知,当他走至长岗与黄沙窝两村中间荒僻地带时,突被8名匪徒截击,李省三同志不幸遇害。敌人将他碎尸后抛进水坑和庄稼地里,两小时后才被我方人员知晓。我党同志为寄托对死亡烈士的无限哀思含愤致哀,置棺殓尸安葬了烈士忠骨。当时省委委派到该地区领导我党抗日工作的中共豫东特委书记吴芝圃获悉,不胜悲愤,当即决定攻打盘踞睢县西南长岗的顽匪张心贞,重振抗日武装。    
        6月24日,吴芝圃于队伍出发前主持追悼会并详述李省三的遇害经过和惨状。我抗日战士们悲愤地举枪高呼:碎尸万段张心贞,为李省三烈士报仇!战士们泪水未干,就臂缠白纱,几百人兵分三路,兼程前进,直抵长岗。在睢祀太大队配合下,此战毙敌20余名,俘敌30余人,缴获长短枪支400余支,子弹2000余发,自行车13辆。张心贞也挖洞遁逃。这之后的7月初,在睢杞太大队的基础上,就成立了以吴芝圃为司令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另外有王海山和孟海若任副司令,王静敏任政治部主任。
        中共豫东特委书记吴芝圃主持对睢、杞两县抗日武装进行统一整编,建立了睢杞大队。吴芝圃任党代表,王海山任大队长。
        6月中旬,睢杞大队利用青纱帐袭击日军1个小队,激战2小时,击溃了日军,打伤日军2名,缴获马车2辆,骡子4匹,钢盔9顶,其他战利品20余件,夺回日军抢的麦子1000余公斤,获得了抗击日军的首次胜利。7月初,睢杞太3县抗日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豫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简称“三支队”),吴芝圃任司令员。三支队下辖3个大队和1个特务中队(警卫连)。
        9月30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出发,进军豫东敌后,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0月12日,游击支队与萧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在西华县杜岗会师,统一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全支队1020人,下辖3个大队和1个警卫中队。同日成立党政军委员会,彭雪枫任主席。
        27日,新四军游击支队顺利渡过新黄河,在淮阳窦楼遭到百余名日军的突袭。彭雪枫沉着指挥,指战员奋勇作战,激战2小时,将敌击溃。毙敌林津少尉以下十余人,缴获子弹2000余发,取得了出征敌后的首战胜利。
        11月下旬,新四军游击支队首次回征睢杞太地区,攻打了睢县西陵寺伪据点,消灭伪区长马培善以下300余人;在杞县邢口附近打垮了胡祥生、李玉林部等土顽;争取李广举部300余人参加了新四军;收编了睢县二团队和孙其昌组建的抗日武装,壮大了“游击支队”力量,打开了睢杞太地区的抗日局面。

  1939年1月8日,豫东大汉奸张岚峰为司令的伪“豫东剿共军”第一路,以崔华山大队为前驱,占领亳州东北25华里的芦家庙,袁天柱支队集结于亳州以北宋集,企图会攻国民党军驻防的亳州城。为打击敌伪,支援友军,是日,滕海清率部夜袭芦家庙,经2小时激战,将敌大部歼灭,毙俘伪参谋长崔学善以下300余人,粉碎了敌人会攻亳州的企图。

        1月20日,游击支队副司令员吴芝圃率部第二次回师睢杞太。在当地武装的配合下,先后消灭了睢县伪军张心顺部,杞县惯匪李继书部,伪军朱钦堂部和十余名日寇骑兵,收编了当地武装杨逢寅、刘月亭、曹德林等部700余人,并迎来了杨得志率部队护送的干部130余人。
        2月2日,睢杞太抗敌自卫总团建立。
        2月9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进驻永城西南书案店。23日,游击支队在此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支队进入敌后4个月的工作,明确提出建立以永南、涡北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2月上旬,中共豫皖边工委撤销,建立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张爱萍、副书记吴芝圃。
        2月中旬,国民党豫东保安司令部第三总队第一团与向永西“扫荡”的日伪军千余人激战于大胡楼。新四军游击支队第2团积极配合友军作战,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4月2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在司令员彭明治、政委吴法宪率领下,南越陇海铁路,进入徐州西南地区,协助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4月,中共豫皖苏省委决定成立睢杞太特委,特委书记马庆华。特委辖睢、杞、太、民4县工委,并领导淮阳、通许等县的工作。同时成立睢杞独立大队,马庆华兼任大队长、政委。
        4月,永城鲁雨亭抗日游击队发展到近千人,被整编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第二支队,活动范围以山城集为中心,形成永北、夏东、砀南、萧西方圆近200华里的游击区。
        7月26日,睢县线张村歼灭伪军张心顺部的战斗中,睢杞太抗敌自卫总团副团长王介夫壮烈牺牲。马庆华主持将睢杞太抗敌自卫总团与睢杞独立大队合并,组建睢杞太独立大队,大队长冯警宇,政委马庆华。
        7月30日,驻宿县、永城、萧县、黄口日军,分南北两路包围芒砀山,企图消灭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留驻部队。苏鲁豫支队针锋相对,与敌激战6小时,歼其300余人。

  1939年8月5日,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庆华率部在杞县南宋庄伏击由太康开往睢县的日寇米山部队,激战数小时,毙敌联队长以下20余人,并缴获军用物资。马庆华在指挥战斗中英勇殉国。

        8月24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七大队一营在夏邑县抗日武装配合下,一举攻克伪夏邑二区区部所在地———夏东太平集伪据点,毙伪大队长李光福以下多人。随后,夏邑日、伪军200余人向太平集反攻,受到沉重打击,逃回县城。25日上午,夏邑、砀山、兰封、商丘等县日伪军2000余人,乘汽车10余辆,携火炮数十门向太平集发动进攻。一营指战员顽强抗击,战至晚9时,打得敌人尸横遍野,仓皇逃跑。是役,击毙日军大尉吉田队长以下100余人,伪军200余人,炸毁敌汽车1辆。
        8月29日,鲁雨亭抗日游击队966人,正式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鲁雨亭任总队长,孔石泉任政委,许遇之任参谋长。
        8月,中共豫皖苏省委撤销,成立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吴芝圃任书记,机关驻永南大李家。区党委下辖睢杞太特委、路南地委、涡浍地委、皖北特委和皖东北工委。
        10月5日,《拂晓报》公布游击支队成立1周年战斗统计:作战61次,毙伤日伪军3756名,俘日伪军1226名,缴获步、马枪1350枝,重机枪6挺,轻机枪22挺,短枪103枝,各种枪弹3万余发(枚),获战马438匹及其他军用物资。
        11月2日,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番号为新四军六支队(翌年2月1日正式公布)。支队共辖3个团、4个总队,1.7万余人。
        11月3日,新四军六支队一总队于当日夜袭击夏邑北部袁楼伪据点,毙敌40余人,俘敌30余人,击溃汉奸王仆臣部400余人。22日又拔除夏邑县城东关王老家伪据点,同时对东关回旋进攻之敌以打击,歼敌30余人,并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后又拔除日军大房庄据点,击毙日军横山少佐以下21名,伪军17名,炸毁弹药库1座。
        11月上旬,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奉命回师陇海路北。根据八路军总部和山东分局指示,将其在路南所建政权及部分武装移交新四军第六支队。
        11月,豫皖苏边区临时抗日民主政权———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在永南大李家庄成立,主任吴芝圃,副主任刘宠光。
        12月,新四军第六支队在永夏虞一带多次与敌伪作战,共毙伤敌官兵550余人,俘90余人,缴获长短枪270余枝、炸弹数十枚、子弹1000余发,及其他军需用品。

  1939年12月,原西华自卫军政治部主任王其梅带领200余人进入睢杞太,汇合睢杞太独立大队和孟海若的抗日武装,组建睢杞独立团(1940年6月改为睢杞太独立团),兰侨任团长兼政委。

        1940年1月12日,睢杞独立团夜袭睢县河堤岭伪区署,消灭日伪军50余人。 1月31日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发出《关于强化边区各县政权问题的指示》,对政权改建、施政方针做了明确的规定。
        1月,中共睢杞太特委改为中共睢杞太地委,书记韩达生。
        2月6日,中共豫皖苏区党委为加强陇海路南侧对敌斗争的领导,组建中共夏永砀中心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下辖夏邑二、三、六区,永城五、六区和砀山五、六区。
        3月23日,新四军六支队一总队在总队长鲁雨亭的率领下,在永砀公路火神店伏击日军“天皇御问团”,毙敌左野联队长等官兵60余名,缴获汽车2辆。25日至31日,该部迎击向山城集附近进行报复性“扫荡”的日伪军,分别在王白楼、阎井、蒋庄、丁楼等地与敌血战,毙敌100余名,击毁敌汽车3辆。4月1日,新四军六支队一总队、萧县总队各一部在李黑楼与3000余日军步骑兵激战竟日,毙敌300余名,将其击退。总队长鲁雨亭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奋勇指挥,壮烈牺牲。
        3月,新四军六支队根据中共中央和抗大总校的指示,将随营学校改建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彭雪枫(兼),副校长吴芝圃,政治部主任萧望东,教育长刘作孚。该校在永城1年多的时间内,为豫皖苏根据地培养了2000多名党政军干部,被誉为豫皖苏革命青年的摇篮。
        4月9日至19日,睢杞独立团连续在杞南龙曲集、板木、邢口等地打击日伪军,3战击毙敌伪90余人,俘伪区长以下数十人。
        4月15日,新四军六支队一总队夜袭夏邑王老家伪据点,毙敌100余人,俘虏80余人;28日,二团与“扫荡”的日军激战于永城东南王六孜地区,给敌以重大杀伤。
        1940年6月20日,八路军第二纵队南下第二梯队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