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是记录我个人的操作和想法,不构成投资建议和指导。请自己决定自己的操作,不要盲目照搬! 声明:本文仅是记录我个人的操作和想法,不构成投资建议和指导。请自己决定自己的操作,不要盲目照搬! 欢迎关注公众号 73只蚂蚁,我在这里分享每天的操作和想法。 更优惠的证券账户(股票万0.85,1分起,基金万0.5),比平均水平节省好几倍的手续费。想开户的,请加 HenryHua985 备注 开户,不开户,只想加群,请备注 加群。 开户后,在群里有稍高一些的优待,比如,同样违反一点点群规,开过户的,可以免T一次,没开户的,直接T了。如果违反群规严重的,那没办法,开没开过户,都直接T了。 欢迎在文章后面留言互动。 ![]() 关于股票和期货,我之前写过一些,比如: 我为什么做长线? 期货可以做空,自带7倍左右的杠杆,我为什么既不做空,又不用杠杆? 这里就整理到一起吧,如下: 8月5日,不要看外面跌得厉害,大A跌得其实,还算克制的,与外面有隔离吧。平时不觉得,现在体会它的好处了吧。 但是我想买的证券、医疗、医药,没怎么跌,甚至还在涨,那只得期待未来几天,看有没有机会买入了。 这时也可以看出来,前面,我买它们时,已经是跌透了,现在指数下来了,但它们却不容易跌下不来。 而这波指数下跌,自然是由前期表现好的那些品种的下跌带下来的。 大部分时候,便宜就是硬道理。 前提自然有,上规模的指数基金。 有些垃圾个股,那便宜,是沾不得的。 未来几天,是涨是跌,我说不准。 跌了,有闲钱买便宜,涨了,有闲钱去期货上玩主动降杠杆的远期合约。 说点干货吧。 8月4日的文章讲到,我对投资喜欢了29年(1995年),实战了21年(2003年),和大部分新手一样,从最开始的暴富幻想,短线操作,啥技术、基金面、消息面,啥都搞了,学了,也在外汇、期货、原油上玩过,比赛也得过奖,但最近几年开始远离那些花哨的东西,专心做长线,只做指数基金和期货了。 细节上讲,那些东西,有用,但从长期和总体上说,又没用。 抛硬币,猜正反面,只要次数足够多,正面、反面的概率都是无限趋近于50% 而短线炒股、外汇、期货等,次数够多,胜率也是趋近于50%的,如果算是交易成本,像手续费、印花税、点差、滑点等,胜率是远小于50%的,交易次数越多,成本越高。 有人说,我胜率可以低,但是赢亏比高啊,止损10个点,止赢100个点甚至不止赢,在顺方向走了一定距离后,拉一个保本止损,或是小比例的止赢,让利润奔跑,亏100次,我只要大赚一次,就回来了。 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你想一想,假设止损是10个点,止赢是100个点,那波动起来,是止损容易触发,还是止赢容易触发? 这还不算那些特意做出来的扫止损的主力行为。 我不是要说服谁,你们能看到我写的东西,是缘分,至于你是信或不信,与我无关,是赚,是亏,也与我无关。 有些人问我一些小白问题,我以前还回答一下,现在直接无视了。 能看文章就看,看不懂,就算了。 我不是你的老师、长辈,也不欠你什么,我也期待从你那里得到什么。 更何况,文章很直白了,看不懂,这样的人,我觉得要么是懒,要么是蠢,我都不喜欢,远离还来不及呢。 再者,我写的东西,可能适合我,并不适合别人,也不敢随便说,随便建议。各人有各人适合的东西。 还有用复盘软件,甚至自己写脚本来用历史数据复盘,也是有讲究的,你会发现一套方法,复盘时,啥都好,总体是赚钱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对,就是亏。 那是因为历史数据,细致度不如真实的,还有真实的,还得考虑交易价格到了,不一定轮到你,交易是有优先级的,更不要说有些东西,有误差、滑点、毛刺,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东西。 跳出来想,如果固定不变的方法,可以赚钱,那那些花费上亿建立的自动交易系统,早就把市场利润吃完了,还轮得到人来交易? 现在为什么我只交易股市中的指数基金和期货,且只做期货的看多,不做空? 就是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些,有个专业名称叫“零和游戏”,算上交易成本,其实是负和游戏。 而股市,从几百年以来的历史看,它是长期上涨的。自然不是零和游戏,但是做短线,其实是零和、负和的。 买指数,长期看是正增长的,短期频繁操作,也会是零或负和。 期货,本质上是某商品的合同(合约),到了期限后,以这份合同的约定价格可以交易这种商品。再深入底层,某程度上讲就是商品价格在决定合同价格。 从长期来看商品,自然是向上的空间无限,向下的空间有限的。 这两个品种,都是正向增长的品种。 最后补充一下,还有一个新闻,全球暴跌,似乎也有影响,其实,媒体上没写的,我感觉,还有美国大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收割的需要,从来没有哪个市场或东西,可以一直涨,前面连续那样涨,自然会有下跌的一天,幕后的势力,要有收益,才会有动力去折腾。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喜欢随大流去追涨,最喜欢买别人不要的垃圾。 ------以上部分摘录自2024-8-5《全球继续下跌,今天真刺激》----- 适用于指数基金和期货的简单策略 有人会认为A股整个无投资价值,那很简单嘛,你看不上它,就不来A股嘛,甚至股指期货上做空嘛。 每个人对价值均线的定位不同,自然每个人的操作也会不同。 定了价值均线,那就是选择品种了,我是不操作个股的,上规模的指数基金,避免了很多风险。 是的,就这样简单,具体原因和细节,每天文章末尾都有提到的那些文章,专门有写。 越低于价值均线,越有投资价值,越是只买不卖。 不管A股还是期货,大部分时间都需要耐心等待,该干嘛,干嘛,别成天看分时线,浪费生命。 既然提到了期货,那干脆今天把之前文章中写的,集合起来,整理如下: 关于期货的操作纪律,和长线投资指数基金类似,我设定了很多品种的历史底部提醒线,到了,会有提醒,到时再买,短期看,应该不会触发,正好也有个累积闲钱的过程。 -----以上部分摘录自2024-5-25《简单的策略,适用于股票和期货》----- 2024-5-25的文章《简单的策略,适用于股票和期货》发布后,部分读者要求详细讲讲如何确定底部? 他们可能是没看过文章中提到的那51篇文章,或者是没办法理解那些文章的内容。 详细写,够几万字了,这写出来,也没几人能看完,更别说理解了,现在网络上的文字在1千字左右,已经是大部人的极限了。 更多的人是连300字的东西,都无法集中注意力,被短视频玩坏了。 觉得写得过于简单的,可以找那51篇及这几年的历史文章来看看。 下面我简化了又简化的写一下如何分析和找出指数基金的相对底部区域和期货的底部区域。 注意,不是绝对,绝对的东西,除了骗子,就是所谓的神才能确定。 你不信啊,看看历次的救市,不管是股市、楼市,还是中国、外国,地球上最强的力量,都没办法,说涨,就涨,说跌就跌,也得让市场自己缓一段时间,甚至多次出招,才会让市场按最强力量的意志逐渐走上它希望的正轨,而且,古今中外,玩脱了的,历史书上大量案例。 所以,谁还要迷信哪个大V,连续抓涨停,连续预测准确的底和顶,那是思想上的幼儿期,这世上,没有确定的东西,也没有某个人能准确预测。 注意是准确! 大的范围,一定程度上的容错,还是有一些规律的,但不能每次都全力押,因为这世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 说重点: 指数基金,相对底部,用大家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跌了70%以上,就在相对底部区域了,此时,你就可以把资金分成多份,每跌5%,买入1份。 理想情况,就是,当它跌了几次5%后,到达真正的底部,而你分成多份的钱,也正好买光了。 资金一点没浪费机会成本。 但是,不要想着这么理想的情况,上面的 70%、5%、资金份数,都需要按自己的情况,来调整,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情况,每次市场环境,都是变化的。 就像,儿科医生常提醒家长,说体温上了38.5度,就用退烧药,其实,精神状态好,各方面生龙活虎的,不一定要用退烧药,但是,大部分家长,没办法综合判断,为了简化,只有这样给家长说,带来的好处最大,坏处最小。 医生说复杂了,详细了,个别家长,可能会清楚明白,但会有更多家长会糊涂,到时发烧到出问题了,那就是天大的事,谁也负不起责。 同理,大部分人,不具备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现在更是看和理解长文的能力也丧失了。 期货的底部区域,这个比指数基金更难,波动更大,再加上自带7倍左右的杠杆,大量的人,在期货上吃亏。 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不喜欢股票的人,天天骂大A的人,说没有T+0,没有做空权限,却不敢上期货的原因之一。 他们怕期货,在大A都亏得骂,在期货,会更亏得快。 期货有杠杆、有T+0、有做空。而且几千块,也可以开立账户。 那些骂大A的人,这不就是你们想要的吗?上啊,实现你的暴富目标啊,看是大A限制了你,还是保护了你? 看海外市场好,大A有纳指等ETF啊,稍查找一下,也可以直接交易小美等市场的股票。 当然,有人骂大A,也很正常,哪个市场都人骂,没人骂,说明大家都不在意了,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更完善。 期货的底部,我通常会用搜索引擎、AI等多渠道查找某个品种近年的生产成本、现货市场交易均价、近10年、5年的最低价和最高价。 多个途径想到验证后,得到一个近几年的最低价和最高价。 然后在最低价附近设定触发提醒,在最高价跌下来70%位置设定触发提醒。 当价格跌到这两个提醒线时,就会收到提醒,将闲钱分成多份,每下跌5%,买入一份。 同样,以上参数,都是示例,根据情况,都需要调整为适合自己的。 比如:你可以在最低价偏下10%、偏上10%、最高价跌下来60%、70%、80%,都设上提醒,每下跌10%,就买入1份。 闲钱分为5份?50份? 都是根据这个期货品种、市场当时的环境、自己的情况,要做适配的。 适合去年的、前年的、适合这个品种的、适合张三、李四的,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你,不一定适合明年的,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品种。 所以,想一套固定的参数,固定的方法,就躺赚,那是不可能存在真实世界的。 只会存在于梦里、存在于骗子的嘴里。 好了,就到这里,觉得这真相与你所期盼的,所预想的不一样,那有的人,会去研究为什么不一样?这是正确的话?如果是正确的,我该做哪些事,改变自己? 如果是错误的,那要怎么证明? 或者,让我不舒服的,与我是想法不致的,直接拉黑不看。一了百了! 随便吧,世界是多元的,人也是想法各不一样,别人我不管,反正,我能接受大家想法不致,也不想去改变谁,我就想改变自己家人的想法,都很难,何况别人,别人,与我何干。 家人的,我有时都生气的想,明明有问题,还一意孤行,出了问题,自己受罪,我最多出钱出力,反正吃苦的是自己。 对长辈,我能劝就劝,劝不了,对晚辈,我能教就教,实在改变不了,也放之任之,何况,我也不一定就全对,个别时候,也会发现,自己也是错的。 所以,别误会,我写这些东西,只是想写写,有个记录,或许某些读者正好与此对路,能帮到一些,能抛砖引玉也好。能给亲友,看看,也省了我口头上说说。当然,我不会主动给亲友看的,除非他们问到。 2024-02-01 《为什么不要给别人投资建议》 这篇文章,讲了原因 是不是觉得前面讲的底部分析,过于简单了? 其实,这是最近2年,我最新的结论,再以前,我会多途径查询和计算指数的估值,根据估值来判断是否值得买入,值得买入多大比例。 我不操作个股,是因为个股的数据,我假定它全是虚假的,就像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样,个股的数据,是更容易造假的,甚至于不是造假,就简单的将未来的一些利润算在当前,也可以将数据做成他们希望的样子。 在这样的数据上分析,除了浪费精力,还有啥作用? 那指数的估值,其实也没必要看,虽然比个股好无数倍,但所有因素的最终结果就是价格,从价格上就可以得到比其他因素更准确的分析条件。 同样在期货上,也是直接按价格来分析,啥供需、啥政策、啥环境,想到的,没想到的,反正都汇对于价格,我万宗归一,就看价格。 觉得简单了,想复杂化的,建议看我之前的文章,也是每天文章中提到的那51篇,数万字,方方面面都写到了。 --以上部分摘录自 2024-5-26《如何分析指数基金和期货的底部区域》--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本来想说是好消息的,可能对部分想提问的读者是好消息吧。 之前就有部分读者给我提过多次,说我为什么不开通知识星球,我每次都说,不想有责任,收费了,那就有责任好好地回复,而我对某些小白问题,或是反复说过的问题,真的很没兴趣,甚至有时会无名的生气。 但是,今天,我开通了知识星球。 写了4年文章,读者全网有10万以上了,虽然,我也拉黑了很多,但总是会有一些让人反感的留言。 当然,也会有很多真的是自己想不明白,或是没时间去翻历史文章的读者,而我如果每一个问题,都去回复,时间和精力不允许,更何况,大部分问题,都是重复的。 那用知识星球,就可以筛选出哪些读者是诚心想请教问题的,我也可以有一些收入,双赢!定价是365元,每天一块钱,本来还写了限定,每人每天只提一个问题,促使大家提更好的问题。后面,想想,先不限制吧,刚开始人又不多,人多起来了,我没时间回答太多问题,再加上限制。 注意,知识星球上,主要就是回答提问,像一天操作几次,怎么即时的看到,其实,我在微信群、微博、知乎、雪球、同花顺、东财都有同步发出来,因为雪球、同花顺、东财,审核时间较长,特别是同花顺,可能几小时,都没有审核通过,那就不能即时看到了。 要及时,可以加微信群(加微信HenryHua985 备注 加群),关注微博、知乎、雪球(都是“73只蚂蚁”)。 以下是我在知识星球上写的介绍原文: 还有没开户的人,我写一下,2003年,我开户时,费率很高,券商收我千3,直到后来,我主动找客户经理,才给我调到当时的市场平均水平。 现在,通常是万2,不免五。 即交易1万元,需要给券商2元的费用,由于不免五,实际需要交5元,即5元起。 如果你一天交易10次,那就需要交50元,而免五的,你只需要交20元。 而万0.85,1分起的,交易10次,只需要交8.5元,少了好多倍。 如果这轮牛市,你交易了1万次,按不免五的交,需要50000元手续费,而免五的,只需要交8500元,光这一块,就节省了4万1千5百元。 所以,提醒你开户时注意一下。 想开户的,可以看本文最前面,我这里就帮我的读者朋友筛选好了最优惠的券商。越早开,越有优势,后面行情越来越火爆,开户优惠自然会逐步取消。 2020年,刚开始在网上发文章时,我还会有感而发,隔几天、十几天,发一篇,比较有干货的文章。后来,逐渐转变为写日记了,每天都写。 有个不可能三角,即:免费、每天发、篇篇是精品,这3者,不会同时存在。 我已经习惯了,当日记写,有时有精品,有时就是口水话。 那我会在节假日,把以前的一些文章,再次分享。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点过去,或是搜索引擎找标题,找来看。 仅列出了部分(53篇)干货文章,肯定有漏掉的: 2024-12-07《从心理面到技术面,再到稳定盈利的实践,方方面面,你想到的没想到的全在这一篇》 2024-08-07 《长线投资、零和与正和游戏、股票基金和期货简单稳定的投资策略》 2024-05-06 《73只蚂蚁持仓品种汇总统计,56支基金汇总后,持仓最大的就4类》 2024-05-04《有什么快速赚到100万的方法,不违法的,不损害自身健康的,不坑人的?》 2024-04-06 《当有人问你,某事能否成功时,请回答能!》 2024-04-04 《人脉?高管的另一面》 2024-03-16《赚钱了,人们会喜欢分享出来,亏钱了,就悄悄地捂着》 2024-02-29 《再说说信念的问题》 2024-02-28 《如何实现涨时候多赚,跌的时候少亏》 2024-02-06《等风来,风来了》 2024-02-01 《为什么不要给别人投资建议》 2023-06-14 《用长江来举例,解读K线的秘密》 2023-09-09 《为什么73只蚂蚁三大纪律可以稳定盈利?》 2023-08-26 《怎样快速高效地学到投资高手的方法》 2023-12-30 《交易的是风险和收益、交易的是情绪和心态》 2023-12-31《赚取第一桶金与慢慢变富》 2024-01-01 《重新认识“炒股的风险”》 《谈谈我的短线操作》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当你竭力在系统中拼搏,企图获取成功时,别人却能从系统参数一击取胜》 《资本有多可怕》 《资本不讲道德》 我现在最想买的基金名单: $传媒ETF(512980) $证券ETF(512880)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有色金属ETF(512400) $交运ETF(159662) $恒生医疗ETF(513060) $医疗创新ETF(516820) $医疗50ETF(159847) $稀有金属ETF(562800) 排名越靠前,越喜欢12月21日的文章《含金量极高!下跌幅度最大的指数基金排行榜》中专门写出了原因。2024-2-6再加一个 $中证2000ETF(563300) 当它们接近或低于历史低点时,我才会再买。 我还专门又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因为我感觉管得越来越严了,稍不注意,就会被全网封禁,有个备份号,万一出现情况,我还可以在另一个号上给读者分享一些想法,欢迎读者朋友,关注上备份号“大脸狗鼻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像某天那种情况,我上午发了文章,因为公众号限额,每天只能发一篇,那下午,情况突变,我就发不了文章了,这时,就可以在备份号上发布。 平时,备份号,不会发文章,只有突发情况时,才会发,所以,也不存在会经常发文章啊、消息啊,打扰到读者。所以,请关注上吧,多一个备份,对大家都有好处。 可以点击这个: ———————————————————— 我每天写文章,有一点日记的感觉。 荐股什么的,在我看来,就是骗子。 我只做有优惠的开户,这个,还比较认可,对大家是多赢。 如果遇到有人荐股或收费课程,那肯定不是我,我不会主动加人,不会荐股,看几篇我的文章,就知道,那风格明显不是一个人嘛。 我不会和网友私聊,我的时间,很宝贵,想想,如果一个人各平台粉丝加起来数以万计,他还和粉丝热情私聊,他是不是有问题?就算他有特殊癖好,这精力根本不够嘛。 除非,他想骗这个粉丝的钱财或身体。 人是教不聪明的,但抓住根本的东西,稍一想,就会明白嘛。 以上,是个人看法,不否认,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就喜欢看正面的,负面的东西,我也知道一些,但更愿意多在阳光下一起努力改进,而不是在阴影里指责这个,指责哪个。 我经常提到,不要问我,该如何选择,我的亲友,我也不会给建议,只会说我如何操作。 不然,早晚亲友会变仇人。 所以, 请不要问我这种问题。再者,我这人能力有限,你们也看不上,不屑于问。 其实,我能讲的,都写在文章中了。 口号喊起来,不管涨跌,文章就在那里,你信或不信,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 先喊口号:
目标:上证指数8千点,中证全指1万2千点 如果要加个期限,那大概是1~5年,大概率3年内。 真要拉起来,并不需要多少资金,只需要大家一致看多的信心,形成这股认知后,其实需要的资金极少,初期,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形成共识。 资金的流向,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投票,这和我一直强调的,要买什么产品,你又不太懂,就直接翻出销量排行榜,买前3名,基本上不会踩坑,当然前提是排行榜是真实有效的,不是弄虚做假的。 ![]() ![]() ![]() ![]()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别看我持仓56个指数基金,5万以上市值,大的分类就上面的9个,其他的持仓,市值小于5万,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只看20万以上的大类,就只有5大类: 1、证券 42 2、中概 39 3、红利 38 4、医疗 35 5、双创(创业、科创)23 都是趁着便宜的买入的,以上是汇总数据(截至2024年5月上旬)。 五花八门的数据、消息、技术指标,我都不关心,只关心一切因素的最终结果------价格! 规模大的、永续的品种,价格到了,我的狙击范围,就会分批入。 相关参数,也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情况灵活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