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情绪做朋友!“情绪魔法师”儿童成长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5-05-17 发布于广东

 单位 |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  

#社工客 #社工课 #社工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 #社工案例计划 #小组工作 #情绪管理 #儿童社会工作 #小组活动 #社工站


一、小组背景


情绪是人们对事物所表达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情感反应之一,个体的情绪问题对自身思想、身心健康以及对人生的整体满意度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情绪管理是通过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形式,对一系列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作出灵活的反应,以便适应现实社会。

儿童期是一个人形成和发展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加快,当代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容易受家庭教育、学习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他们往往容易出现暴躁、易怒、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儿童尚处于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的阶段,他们的情绪管理认知水平和应对技能比较有限,如果不对其情绪管理能力加以重视与引导,那么将会深刻影响儿童个人的健康发展,甚至对其家庭、社会等方面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为此,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2025年1月13日-17日在江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一场针对7-12岁儿童情绪管理的成长小组,帮助辖区的儿童认识、体验和管理情绪,助力社区儿童健康成长。

 图1:全体员大合照


二、小组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认知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重视强化和示范功能对个体转变的影响。本次小组将运用社会学习理论对儿童的情绪管理问题进行干预,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学习模仿同龄伙伴的榜样行为,并对积极参与小组且有良好表现的组员进行奖励,发挥强化作用,促进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强调理性信念的作用,能够帮助儿童进一步理解情绪。本次小组将以情绪ABC理论为基础,帮助儿童了解事件、认知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组员改变自身非理性信念,协助组员掌握适当的情绪管理方法。

三、小组目标


(一) 总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帮助儿童认识情绪、体验情绪、管理情绪,协助他们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积极处理负面情绪,促进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 具体目标


1、认识情绪:90%的组员都能认识到“喜怒哀惧”这四种基础情绪。

2、觉察情绪:80%的组员能够分辨不同表情所代表的基础情绪。

3、表达情绪:80%的组员能够学会合理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背后隐藏的认知。

4、情绪管理:80%的组员能够知道如何对负面情绪进行合理的调节,并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情绪管理方法。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四、小组活动设计


节次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所需物资

第一节

1、与组员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

2、介绍小组计划,树立专业的小组形象;

3、促进组员之间相互认识;

共同制定小组契约。

1、参加者签到、绘制个人名片(自备画笔)2、社工自我介绍并介绍整个寒假班的主题、内容、奖惩规则;3、破冰游戏:鸡蛋小鸡母鸡凤凰,最快拿到凤凰的四人为组长;4、分为四组,组名分别是乐乐(喜)、怒怒(怒)、忧忧(哀)、怕怕(惧),其他组员按抽签形式归到对应的队伍;5、讨论及制定小组契约,全员签名

签到表、名片挂牌PPT课件、鸡蛋小鸡母鸡雏鹰凤凰道具、分组名单,贴纸榜、组别抽签纸

第二节

组员能够对基础情绪进行列举和分类

1、参加者签到领取名牌;2、回顾上节小组活动;3、热身游戏:变脸魔方积分赛,4人一组,2组同时进行,每组轮流翻开挑战卡,组员根据卡片图案拼魔方,率先拼好的按铃,按铃的组别得一分,累计得分最多的组别得贴纸奖励;4、情绪情景匹配:准备情绪和情景卡片各36张,分四组进行,社工提前张贴36张情绪背景板,每组抽9张情景卡片,对应匹配背景板上的情绪,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者得贴纸;5、巩固本节小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担任情绪小记者,采访自己的爸妈。

签到表、变脸魔方积木道具2套、贴纸榜、情绪认知+情绪处境配对道具1套、贴纸榜、计时器、《我的情绪采访清单》

第三节

1、社工做好示范,让组员明白情绪不分好坏,消极情绪也有价值;

2、通过情绪小剧场让组员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1、参加者签到领取名牌;

2、回顾上节小组内容;

3、眉目传“情”:分组进行,组员代表抽一个情绪卡片,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给下一个组员,组员根据自己的理解接龙传递,全程不能发声,最后一名组员说出答案,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者得贴纸

4、情绪小剧场:每组分别抽签后派代表上台演绎情景剧,自由发挥,表演者可选择佩戴情绪面具增强表达效果,没有表演的组员成为观察团,待台上表演结束后分享自己对角色情绪变化的观察。情景剧1:成绩下滑而引发家庭矛盾。情景剧2: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情景剧3: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情景剧4:在学校被校园霸凌后的反击。

5、课堂小练-表达你的情绪

情绪卡片、贴纸榜、计时器、剧本纸条、情绪面具

第四节

社工做好榜样示范,让组员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

1、参加者签到领取名牌;

2、回顾上节小组内容;

3、热身游戏:情绪的表现形式,四组抽签决定上台次序,各组负责匹配对应4种情绪的表情,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者得贴纸;

4、情绪的由来游戏-各组派发6张对应组别的情绪卡片,每组抽签决定上台次序,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者得贴纸;

5、情绪的管理调节游戏:分组同时进行,每组领取对应的情绪空白模板,再匹配对应的情景,正确率最高且用时最短者得贴纸;

6、课堂小练-对你的感受负责。

情绪分类道具、计时器、笔、情绪处境配对卡片、情绪调节配对卡片

第五节

1、通过游戏让组员思考自己喜欢的情绪调节方法;

2、回顾整个小组历程,巩固小组成果;

离别情绪处理。

1、参加者签到领取名牌;

2、回顾上节小组内容;

3、情绪价值拍卖:每人有一百元,每举一次牌代表10元,价高者得,组员要在所列举的情绪管理方法中拍到自己喜欢的舒缓情绪情绪方法。旨在让组员在游戏环节中思考自己最喜欢的情绪管理方法;

4、表彰:根据组员的贴纸榜,有差别地发放小奖品;

5、成长的苹果树:写下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在情绪低落时安慰自己的方法;

6、组员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

7、留影纪念

情绪管理卡片、纪念礼品、苹果便利贴、笔、满意度调查问卷



五、服务具体实施过程

本次小组共五节课程,主要有五个阶段性变化,分别是召集阶段、形成阶段、冲突阶段、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

(一)小组前期

组员开始聚集,相互熟悉和探索了解小组共同兴趣及目标,社工处于中心位置,组员间彼此吸引或逃避。本次小组的组员结构相对复杂,组员之间的年龄跨度为7-12岁,其中7-9岁占比最大,2名12岁的组员难以融入小组集体中。男女群体分别组为小团体的现象明显。

2:社工介绍小组概况 

3:第一节小组热身游戏-变脸魔方积木

(二)小组中期


第二、三节为小组的中期,是小组规范、小组动力的形成阶段和冲突频发阶段,社工角色在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来回切换,组员开始关注自己在小组中的权力和地位,关心自己被小组和他人接纳的状况,因此会出现较多的权力争夺和意见冲突的情况,以巩固在小组中的位置。例如怕怕组内部矛盾、怒怒组的李雅馨担任临时组长后表现突出。

4:第二节小组游戏-眉目传”情“

5:第三节小组游戏-情绪小剧场

(三)小组后期

第四节为小组的中后期,组员结构相对稳定,属于成熟阶段,社工处于边缘位置。此阶段组员的凝聚力最强,合作度最高。特别是怒怒组从一开始处于落后位置,在第四节反超到贴纸榜第二名。

6:第四节小组游戏-情绪的表现形式

7:第五节小组游戏-情绪管理方法拍卖会

第五节为小组的后期,属于结束阶段。社工主要是巩固小组成果由于本次寒假班的课程安排丰富,最后一节情绪小组并不是整个寒假班的最后一节课,因此组员间的离别情绪较淡。社工主要是表彰优秀组员和做好小组的成效评估工作。

六、评估方法

(一)结果评估

满意度调查问卷:设置10道正向计分的问题,满分值为10分,总分值超过满分值的60%则总目标达成。

(二)过程评估

1、出勤率:每节小组的出勤率达80%及以上则目标达成,佐证材料为签到表。

2、过程记录:利用每节小组的《小组过程记录表》记录每节的组员表现、社工表现、每节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组员的转变以及社工的自我评价等。每节小组的目标达成率为100%则分目标达成。佐证材料为小组照片、小组过程记录表。

七、小组目标达成情况

1、根据回收的23份《小组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可知,满分的有12份,占比52%,80分以上的有19份,占比82%,60分以上的21份,占比91%,结果评估的目标达成。

2、根据小组签到表,第一节的出勤率为100%,第二节的出勤率为92%,第三节的出勤率为96%,第四节的出勤率为84%,第五节的出勤率为96%,每节小组的出勤率均超80%,过程目标一达成。

3、根据每节小组的《小组过程记录表》每节小组的目标均已达成,每节小组均有照片记录,并附有1节课后作业《我的情绪采访清单》和3节课堂小练作为作证材料,分别是《表达你的情绪》、《对你的感受负责》、《成长的苹果树》便签纸。过程目标二达成。

八、服务反思


(一) 做得好的地方


为筹备好本次小组,社工参考了大量专业素材,充分利用江门市的公共图书资源和线上文献资源,搜集有关儿童情绪管理相关的材料,合理设计小组课程,并发挥大学生帮帮队的作用,协助社工开展本次儿童情绪小组。充分利用督导资源,虚心请教督导完善小组课程的具体环节设计。

(二) 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于本次小组是与社区合作开展,在组员招募方面,处于被动位置,组员的年龄结构和人数均超了小组可容纳的范围,直接影响小组的成效深度。社工希望可以能够争取开展小组的主动权,控制组员的年龄构成和人数,贴合社区儿童需要,开展成效更高的主题小组。

开展活动时,冷场?混乱?…

如何成为小组/团体/活动带领高手?

超人气社工实务“小组带领技巧训练营”

学员亲测好评!

社工、老师、团队主管及团体辅导者首选

学习模式升级,自主解锁课程

随到随学,扫码加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