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中年的我,闲适站在太监弄口的神情,多少有点别样,五芳斋里,艾叶的清香隐约随风而来,让我感到某种日子正在渐渐靠近记忆。 是端午的粽香和怀旧之情交织在一起,让我在这个流光溢彩的夜晚,去呼吸着太监弄繁华后面的空气。 也许,因为美食家朱自冶对松鹤楼的独有情钟,让很多人对太监弄寄存那点往日的梦想,尽管是逝水如梦,尽管苏州人会有吃煞太监弄的感叹,但是,太监弄永远是一个梦生梦灭的地方。 其实,陆文夫笔下的朱自冶和太监弄,是对苏州小资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而承载着姑苏天空下的那种关于美食的故事情节,在我看来也只有太监弄才能负担得起。 ![]() 得月楼、松鹤楼、王四酒家、新聚丰、上海老正兴……徜徉在太监弄里,这些百年辉煌的姑苏餐饮名店,不仅代表着苏州饮食文化的昨天和今天,也辉映着未来。 每一家店、每一道招牌菜,都会让人讲出无数个故事和引发无数段情愫。 或许,因为有梦,才会灿烂。 ![]() 三十年前的某个正午,一个孩子,在中午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飞奔着跑向松鹤楼的服务部,去买一份属于他和奶奶的午饭,一个炒菜一份汤。 对于当年那份外买的感受,至今想来风味仍是那样的鲜美,而当年的孩子,如今巳是人过中年,常常在静寂中细细品味那些过来的日子。 ![]() ![]() 也不知何年何月,太监弄渐渐成为代表苏州美食的一条风雅之地,这里林林总总的酒楼、饭店,迎来送往古今的达官贵人、仁贤雅士,过犹不及如沐风雨的一代代天下食客,对松鼠桂鱼、太湖三白、双色虾仁、虾籽茭白、响油蟮糊……等一道道让人垂涎欲滴的招牌菜、特色菜,是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名厨和名人的故事,让美味的情节,在岁月的河流中,编织一个又一个传说。 ![]() 历史因为有了太监弄,而让梦想不断延伸。 因吃而繁荣,因吃而名扬天下,太监弄对许多人来说,那段历史的记忆,是深刻和灿烂的,而回味太监弄的繁华,更多地得益于一个茶楼,一个如今只能在史书里,才能寻找到记忆的“吴苑茶馆”。 有着话雨楼、爱竹居、方厅、四面厅的吴苑,是当时姑苏城最负盛名的茶馆。难以想象172只八仙桌,同时有近千名来自苏城各处的茶客,在此品茗谈天,那样的场面,至少有点空前绝后的味道。 ![]() 日能供应三千余壸的茶水,是何等的规模和气派,而每天雇了二十人到三里外的胥江河去挑水煮茶,这样的风景、这样的做派,确实有点轰轰烈烈夺人眼球的味道,也着实为太监弄做了一道活生生的广告,难怪有了那么多人气的“吴苑茶馆”在兴旺的同时,也为太监弄带来了除了茶道之外的饭馆出现,因为品茶毕竟和吃饭是连在一起的。 ![]() 俗语道店多成市、店古成事,如今看来无论是因戏得楼、因楼得戏的得月楼,还是让皇帝也思前想后的松鹤楼,记忆中,往昔的岁月里经典,如今依然延续姑苏菜系的辉煌,让无数人乘着灿烂的梦而来。 似水年华,太监弄有着太多太多的传说,太监弄让我们枕着太多太多孩提时代的梦。 ![]() 梦的沉浮,告诉我们曾经有过的一段让人无法释怀的心路旅程,而对于这个城市来说,因为有了太监弄的百年烟云,才让记忆更为精彩和绚丽。 原创:周立平 姑苏牧闲斋公众号 25.5.17 |
|
来自: 苏迷 > 《苏州观前街 玄妙观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