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鬼谷信 相信干实事的朋友总会遭遇到这么一种困境:在单位里的业绩保持平庸,大家反倒是相安无事。一旦自己做出了业绩,马上就会遭受来自上上下下各股势力的攻击。 有时候,枪打出头鸟,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显然,王阳明在大明的职场上,就遇到了这件糟心的事。 彼时,虽然他立下了不世之功,以极低的代价,极快的速度击败了朱宸濠,平息了“宁王之乱”。按道理讲,朝廷应该封赏他,王阳明应该升职加薪。 现实的情况却是,朝廷里有人想封杀他。比如,深受正德皇帝信任的江彬就给王阳明下起了绊子。 如果让你在老板面前打同事的小报告,你会怎么做呢?或许你会用“无中生有”的策略,编造谎话。但是,真正的高手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懂得“捕风捉影”。 正所谓,假假真真假亦真。只有真假参半的谎言才会更有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辟谣的难度。 江彬虽然是坏人,但并不是笨人。所谓口说无凭,必须要有证据才行。在职场上,如果有人想构陷你,那么他一定会不辞劳苦的拿着放大镜对准你,寻找蛛丝马迹。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江彬还真的找到了所谓的证据。原来,宁王朱宸濠在叛乱之前,曾经给京城的同党写过一封信。信里说:他准备在江西安插自己的心腹当巡抚。信的最后就出现了这么一句话,王阳明也可以。 这句话就很容易引发人们的遐想了。所谓“王阳明也可以”,岂不就是说,王阳明跟宁王朱宸濠是同党吗? 再者,王阳明从来也没有在朝廷里公开说过朱宸濠的坏话。再者,朱宸濠确实有拉拢过王阳明的行为。于是,江彬得出结论,王阳明之所以会抓朱宸濠,是因为王阳明善于见风使舵,故意抓住朱宸濠,想跟朝廷邀功请赏的。 把这一条条的信息联系在了一起,真的很有迷惑性。如果你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抛开江彬是你的心腹这件事,你会不会对王阳明产生怀疑呢? 有话说的好,一个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还知道你有多冤枉。所以,面对江彬的构陷,王阳明百口莫辩。看着朝廷里的人戴着有色眼镜看着自己,彼时的王阳明或许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 面对同事别有用心的污蔑。如果你是王阳明,你会怎么办呢?很显然,解释是没用的,甚至会越描越黑。这时候,就是考验职场智慧的时候了。正如鬼谷子说的,不牢心苦思,不能原事。顾名思义,不费尽心机的苦思冥想,就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果然,王阳明经过认真思考,发现了一个基本问题,江彬如此不择手段的算计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江彬的行为,到底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意愿? 答案呼之欲出,是江彬洞察到了领导的心思,是朱厚照想要得到平叛“宁王之乱”的功劳。换言之,江彬并不想要王阳明的性命,只想要他手里的朱宸濠。 接下来,相信大家的策略,恐怕就会直接向江彬献出朱宸濠,希望能早点息事宁人。如果这么想,那你就天真了。 如果真的这么做,恐怕王阳明就真的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因为手里没了底牌,就意味着王阳明对江彬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这也还不是重点。彼时,皇帝朱厚照想要抢功的心思,肯定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所以肯定不能留着王阳明这个累赘。 话说到这里,事情又陷入了困境。不过,王阳明可不是一般人,他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遇到自己扛不动的事情时,就要找人帮忙。他更明白,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彼时,王阳明手里的朱宸濠就是个香饽饽,朝廷里的各股势力都想据为己有,讨好皇上。江彬为首的锦衣卫有这个想法,宫里的太监张永自然也有这个想法。 有趣的是,锦衣卫江彬跟太监张永之间早就有矛盾了。 于是,王阳明终于还是坦然的面对了现实,他把朱宸濠交给了张永。作为代价是,张永在皇帝身边吹耳边风,帮助王阳明安全脱身。 说起来,这个正德皇帝虽然有些荒唐,但是并不昏庸。既然,朱宸濠已经到了自己手上,他也就没在为难王阳明。 最终,王阳明平安落地。江彬的诡计失算了,一场闹剧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 王阳明的故事结束了,可是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所以,人在职场,被人造谣污蔑时,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众所周知,鬼谷道阿信是研究鬼谷子智慧的。在鬼谷子看来,我们必须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内心的修行。鬼谷子说,虚心平意以待倾损。意思是说,要能够以平心静气的状态去迎接人生的危机。这是破局的基础。 第二件事是,关系的钻营。正如鬼谷子说的,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这个世界只要处于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出现漏洞。这是破局的根本。 一言以蔽之,在遇到人生危机的时候,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有钻营的能力,看透事情的本意,找到敌人的弱点,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有打油诗说的好。 破局根本在中央,虚心平意人自强。 祸事来临君莫怕,鬼谷道术胸中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