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下行,但你的职业生涯不能停摆

 Joyce景红 2025-05-19 发布于上海
- 正文约2540字,预计阅读7分钟

Part

01

上周在和猎头经理H沟通时谈到一个进展中的职位,提到几位候选人都失败了。

H遗憾地说,本有希望成功的候选人D先生这次又失败了,D是一位A-型候选人。

这次不是技术不行,也不是不愿意接受降薪,但是最后沟通就还是差口气。

D是资深技术专家,因公司裁员失业找机会。

起初,H团队帮他推的工作机会信心满满,认为凭借经验很快能找到新工作。

然而,现在的工作机会除了要求刁钻,很多要求降薪。

D刚离职时难以接受,一次次拒掉那些达不到他期望的机会,但随着失业时间越长,降薪要求越高,后来他倒是接受了降薪要求,但始终接受度低于市场下降的速度。

连续几面试失败后,他的心态逐渐有点崩

H说,本来这个职位最合适的人选是D,但D在面试时发现面试官技术并不如自己,资历也比较稀松平常,在面试当场就技术路线和薪水问题和直线经理杠起来。

D愤愤说,现在招人的都是这种素质的公司,能干出什么成果来?浪费时间。不尊重人才,不靠谱

客户则觉得D根本没应聘意向,和我们说,这位人选如果没意向,何必来应聘?也质疑我们为什么把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推给他们。

H说,D这样的候选人失败的多,很多条件也算不错的人选在现在的市场上只算是A-类人选。

什么是条件不错的A-人选呢?

比如:

学历:211以上,C9以下

年龄:45以下,35+

经历嘛,外资内资似乎都待过,也有过知名企业经验,但算不上惊艳

这些人,在以前的市场上,是职场中上层,经常接到猎头电话,不愁机会,生活上,算大中产。

在下降市场上,这样不错的人才却是失落感最明显的那群,这样的候选人自尊心强,性价比略低。

现在市场比较平淡,不确定很强,企业招聘举棋不定,反反复复很多,很多现金流不错的G企民企猎头招聘没有经验,没有章法也存在。

很多客户更希望人才招来即用,不愿意花钱培养、花时间试错,某些企业(尤其是G企)更是简单粗暴想招牛马。

客户希望用人才的确定性对抗市场的不确定性。 

很多A-人才过往成绩都是在市场比较顺利的情况下,有着不错平台支持获得的,以往的经验并不是确定的能力凭证,能否在新形势下取得新成绩,客户会有疑惑。

更何况现在市场上的主力招聘企业已经不再是熟悉的那些大外企和大民企了,现在招聘的企业成分更复杂,看似职位要求差不多的,其实和几年前要求的很不一样,还真需要重新适应。以前企业那些能力,需要Reskill。

Part

02

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许多候选人陷入焦虑、抱怨、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但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市场,而在于如何应对市场。

现在很多机会让人沮丧,有些行业跳槽基本意味着降薪,以至于很多候选人无法接受,即使当下工作饭碗不咋地,也不愿意先主动自降身价。最近焦虑过度,表现失衡的候选人不少。

很多候选人出现“躺平不甘,努力不愿”的情况。

这和房市有点像,当下降行情时,没有必要,当然不愿意降价卖房。如果资金充沛,没有现金流压力的,就暂时不卖了。

人才市场还不比房市,房子可以摒住不造新房,但人是一年年老去,每年的新鲜大学生总要工作的,而且工作的意义不仅是钱,还有意义和社会联系,随着社会进步,人也是会贬值的。一个人如果长久不在职场上,又没有做好退出准备,会有很多社会问题

所以,当下的市场,成熟的人才不妨考虑:

1. 主动调整 > 被动等待多了解招聘企业的文化和薪资体系,存在即合理,而不再纠结于原来的待遇和曾经自己熟悉的文化。积极多拿几个机会在手才能对市场有较清晰的认知,而不是陷在落差里。

2. 持续学习 > 抱怨市场很多候选人在较成熟的体系里受过专业训练,对专业有自己的坚守和认知。但不同的时代背景需要不同的技能,要有零基心态,随时准备Reskill才是必要的态度。

3. 人脉经营 > 孤军奋战市场的不如人意是现实,但也是联络不同维度人脉的机会。越是困难时期,越是需要扩大视野。正如我有几位猎头朋友说的,以前大家都很忙,约一位大佬或者高端候选人见个面很难,现在只要勤快点,能见到很多层次很高的人。

Part

03

破局策略 —— 从抱怨到行动

1. 把每次面试当练兵

  • 了解企业真实需求,调整自己的定位;

  • 积累面试经验,优化应对策略记录面试问题,复盘回答,优化表达方式。

  • 拓展人脉,未来可能会有新机会。

即使未获offer,也能积累经验、调整定位。

2. 提升稀缺技能

市场岗位少?那就提高竞争力让自己成为“少数被选中的人”。

行业收缩?那就拓展跨界技能。还是这句话:树挪死,人挪活。每个行业从业人数都不少,行业转型不等于没有机会,不能死守着过去的技能不放,不断学习行业新趋势,增加竞争力。

3. 保持“营业”,强化自己的个人品牌

持续“营业”很重要,个人品牌需要长期稳定维护,在社交媒体人设不能塌。

参加行业活动,扩大人脉圈,获取隐藏职位信息。

定期更新各渠道简历,主动链接猎头 & 行业人脉取市场洞察即使暂时没有匹配岗位,也能获得行业趋势建议。

4. 调整心态:失业期≠职业终点

失业期是职业价值的折旧期,不是带薪假期——停止成长,意味着竞争力下降,职场价值贬值,不要放任自己成为“有价无市”的人

关注能力,而非经验——企业关心的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而非你的全部成功经历。

强化内核,修炼内功。沉稳和专注,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如果不是实力雄厚,不要对自己过高估计。

最后的话

04

别让“市场的垃圾时间”,变成“你职业生涯的垃圾时间”

经济周期起伏、行业震荡、企业裁员……

这些宏观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总有人在逆势中脱颖而出,他们的共同点是:

  • 不纠结“为什么不行”,而是思考“我能做什么”

  • 不是等待别人要求,而是自我主动行动。

  • 把时间用在“增值”而非“抱怨”上

经济周期起伏不定,市场低迷时,求职者的困境往往被放大。就像楼市下行时,聪明的卖家会调整策略——降价、优化房源、主动推广,而非一味等待“行情回暖”。职场同样如此,被动等待只会让机会溜走,而主动调整策略的人,才能在逆境中破局。

经济周期无法改变,但你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市场低迷时,真正的赢家不是那些等待“行情回暖”的人,而是那些在低谷期持续精进、主动调整策略的人。

机会有限,但准备充分的人永远有机会。

你的职业生涯,取决于你今天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被环境定义,也可以选择重新定义自己。

过去的一切既然无法平稳继续,无论是Upskill还是Reskill,新的技能都需要投入和行动。

时间是你的,别让它被消极情绪消耗。

机会是有限的,但准备充分的人永远有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