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王鐸書法:風雲吞吐的明清巨匠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烟潭漁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的書法大家,以行草雄健縱逸著稱,与董其昌并稱“南董北王”,世有“神筆王鐸”之譽。其書法兼融古法与创新,風格磅礴而不失法度,在明清書壇上開拓出獨特的美學境界。一、生平与仕途跌宕王鐸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家境貧寒,幼承父教,刻苦臨帖。早年以《聖教序》築基,後浸淫王羲之、米芾等名家,形成骨力深厚之基。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累官至禮部尚書。明亡後仕清,授弘文院學士、太子少保,順治九年(1652)病逝故里。其仕途跨明清易代,人品因降清而常受非議,然其藝術成就至今耀眼。二、書法風格:力破法度的狂草革新1. 行草縱逸,骨力千鈞王鐸擅行草,以“勢”取勝,用筆如風樯陣馬,酣暢淋漓。其代表作《擬山園帖》、《琅華館帖》中,字距緊湊,行間錯落,大小疏密皆呈精妙變化。戴明皋評其“全講勢,晉魏風軌掃地,然魄力之大,非趙、董可及”。2. 墨法豐富,漲墨開新王鐸善用“漲墨法”,以水墨氾濫之效強化力感,如《杜甫五言律詩四首》草書卷,枯潤相映,勢峻意密,被康有爲譽爲“元明之勁”。3. 取法高古,自出新意其书雖宗法鐘繇、二王及顏、米,却突破時風董其昌秀雅之格,以雄肆捭闔的氣概重塑书壇風尚。姜紹書《無聲詩史》謂其“行草宗山陰父子,正書出鐘元常,自出胸臆”。三、历史評價:藝高節虧的雙面爭議1. 兿術地位王鐸在日本、韓國影響深遠,被尊爲“明清調”鼻祖,甚至出現“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之論。其《擬山園帖》傳入日本,曾掀起“王鐸熱”,至今仍是東亞書法硏究的重要对象。2. 人品争议因仕清經歴,其氣節屢遭詬病,但清人梁巘仍肯定其“力勝董趙”。现代学者多持客觀态度,如李志敏言其“放而不流,縱横郁勃”,認為兿術舆道德當分而論之。四、作品举隅- 《擬山園帖》(行草,綾本,故宮博物院藏)- 《琅華館帖》(行草,刻石流傳)- 《雪景竹石圖》(水墨山水,繼承五代關仝、董源法脈)- 《自題墨花卷》(行書,故宮博物院藏,展現其詩文与書法的雙重造詣)王鐸以力撼千鈞的筆勢、吞吐風雲的氣魄,在明清书壇獨樹一幟。其兿術成就超越個人氣節爭議,成爲後世研習草書的典範。正如其自述:“书不入晉,終成野道”,王鐸以深植傳統的根基与大膽突破的魄力,鑄就了書法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注:资料综合自《清史稿》、姜紹书《無聲詩史》、日本书法史研究文獻等)
來源:網路
我們尊重原創,部分文章和圖片來自網路和網友推送,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碑帖君專屬微店
来自: 朝歌淇水悠悠 > 《王铎》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陸游:愛國詩人,專業書家
圖:遼寧省博物館藏陸游《行草書自書詩卷》第一首《記東村父老言》」如今評論者認為,此卷代表了南宋行草書的最高水平和成就。前四行之...
生拙見工妙 不穩更勝人——沈寐叟書法淺說
清代碑學昌盛,重要的碑派書論,前有包世臣的《藝舟雙輯》,後有康有爲的《廣藝舟雙輯》(又名《書鏡》)。包世臣是鄧石如的弟子。函三...
潘良楨先生臨唐釋懷仁集王聖教序
潘良楨先生臨唐釋懷仁集王聖教序。張廷濟《清儀閣題跋》卷二綜述時賢前人說,謂“懷仁集王右軍字之《聖教序》,謂斷宋紹興二年,曹秋嶽...
以筆跡學方法重鑒祝允明(一)
1,祝允明的書法面目之多,書法史罕有。在公共收藏機構存世的祝允明晚年草書作品中,目前尚未見專家們爭議的,還可以明顯地分為兩類:一類是上博所藏祝允明《前後赤壁賦》、北京故宮藏《歌風臺》、台北...
吳玉如論書語錄
有清-乾、嘉後,往往重碑版,由碑版而尚拙、尚重、尚怪,於是群趨即魔道矣。[9]/作字必具繩矩,而後可以示後。作字必紙墨相發,而後可以騁懷。墨佳紙亦須佳,縱墨好紙不發墨,英雄亦無用武之地。舊紙質...
耕砚山房编墨皇本《集王羲之圣教序》单字入格放大本完整版
耕砚山房编墨皇本《集王羲之圣教序》单字入格放大本完整版。《聖教序》的唐拓本,至今未見存世,幸有少量的宋拓佳本存世,如藏於中國歷...
雲廬·文化‖楊仁愷——試論王詵及其書法藝術
雲廬.文化‖楊仁愷——試論王詵及其書法藝術。上海博物館收藏王氏真跡圖後有蘇氏親筆詩篇,王氏和章相接,蘇再就成前韻和之,王又步原韻...
流派:作爲後期書法競爭的基本單元 ——訪「三吳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
流派:作爲後期書法競爭的基本單元 ——訪「三吳墨妙:近墨堂藏明代江南書法」薛:是的,就明代書法的收藏而言,美國觀遠山莊、台北何創...
金品●拍卖丨保利香港2016春拍:纵观古今名家辈出——中国书画推出五大专场
金品●拍卖丨保利香港2016春拍:纵观古今 名家辈出——中国书画推出五大专场2016-03-19 金品书画城 金品书画城。《中國書法家全集·...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