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野草花——大刺盖

 清阅书斋 2025-05-19
图片

五月的阳光特别明亮,照得田野里的这些紫色小花格外艳丽!它就是“大刺盖”,比它的妹妹花更漂亮!

       图片

【基本信息】

这种有着虎狼般尖刺叶子的植物的学名叫“大蓟”,俗称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刺角芽。

能有这么多的俗名,说明这个植物分布范围甚广。我们当地人叫它“大刺芥”,与“小刺芥”(小蓟)加以区别。

         这种草刺太硬,几乎不当菜吃,但它的药用价值很高。

图片

图片

【植株形态】

       大蓟,中药名,为菊 科管 状 花 亚 科 菜 蓟 族 蓟属 植物 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多年生草本,高0.5~1m。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cm,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上面疏生白色丝状毛,下面脉上有长毛。

茎生叶互生,基部心形抱茎。

            图片

图片

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外被蛛丝状毛;总苞片4~6层,披针形,外层较短;花两性,管状,紫色;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花期5~8月。

瘦果长椭圆形,冠毛多层,羽状,暗灰色。果期6~8月。

        图片
图片

【药用价值】

      大蓟野生于山野、路旁、荒地。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闷润,切片,晒干。

性味:性凉,味甘,苦,无毒。归心、肝经。

1、凉血止血
     适用于治疗由血热引起的各种出血症状,如吐血、咯血、便血和尿血等。
2、解毒散瘀
    大蓟还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症状,如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此外,它还能散瘀消肿,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
3、抗菌消炎
    大蓟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
4、促进凝血
    大蓟能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有助于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一般用量为9-15克;鲜品可用至30-60克。
     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擦。

         图片

图片

【注意事项】

大蓟性寒,因此脾胃虚寒者、孕妇及无瘀滞者应慎用。
      大蓟不宜与铁器接触,以免影响药效。

      大蓟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其性质寒凉,使用时需要注意体质适应性和特殊情况下的禁忌。在使用大蓟进行治疗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利用其药用价值。

蓟的发音近“吉”,大蓟可谓“大吉”,寓意着吉祥、平安。而它满身的刺,总让人望而却步。听老人说,在饥荒年代,也采大蓟的嫩苗充饥,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就着煮菜汤吃。

       图片



也是一种浪漫与治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