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录入、翻译及校对者:朱岸峰(旌德县朱旺村,良字辈) 全文通过任孺人守节、教子、建祠三事,展现其“立德立功”的典范意义,符合清代旌表节孝的文化背景。 任孺人传余掌教汉阳时,以经学文艺课士,外举凡大夫士美举懿行,与夫闺阁节孝诸大端,每闻而心志之,且乐为传叙,以备采风者之睹记。及归卧山林,此念犹惓惓不忘。吾郡旌阳为望邑,而朱氏又为巨族,凡大夫士美举懿行不可胜纪,而闺阁节孝中尤多异人焉。以余所闻,任孺人者,惟模公之德配也。按族谱载:公万历庚子生,动履恪恭,志量渊穆,想其为人必卓卓一时者。乃公早作地下修文,而孺人长为人间苦节,悲夫!独是女不幸而节,伤已;女而节,已足传矣;女而节,而又能有功于宗族庙祀间,盆足不朽矣。今夫太上立德,其次立功。节者,固德之所见端也;若夫立祠作庙,妥侑先灵,以崇堂构,以笃宗祊,以明祀事,此其功在桑梓何如哉!孺人断齑画粥,书荻丸熊,俾后人皆挺然成立,人争称之。卒也,众建宗祠,命其子可荐、可赞二公,除派丁田外,乐输余资助飨堂阶级,竖石以玉成告竣。至今登其堂,履其阶,焕然巍然,咸曰:“微孺人之力,不至此。”则闺阁节孝也,而所为大夫士美举懿行者兼之矣。时朱氏统修宗谱,请余一言以志之。余固乐道人善者,况女史中立德立功者乎?故约略纪之,以垂不朽。 时 乾隆五十年,岁在乙巳,仲春月之吉 赐进士出身、前任知始典县事 泾川胡世科拜撰 白话文翻译:任孺人传我在汉阳担任教职时,除了教授经学和诗文,还特别关注士大夫们的善行美德以及闺阁中的节孝事迹,每每听闻便铭记于心,并乐于为之作传,以供后世采风者参考。后来归隐山林,这份心意仍念念不忘。我家乡旌阳是名邑,朱氏更是大族,其中士大夫的美德善行不胜枚举,而闺阁中的节孝女子尤其多出类拔萃之人。 我所听闻的任孺人(朱岸峰注:明清时期对七品官妻或普通妇女的尊称),便是朱惟模公的贤妻。据族谱记载:惟模公生于万历庚子年(朱岸峰注:1600年),行为恭谨,志向深远,想来必是当时杰出之人。可惜他早逝,留下孺人独守节操,令人悲叹!女子不幸守节固然令人伤感,但能守节已值得传颂;若守节之余还能为宗族祭祀建功,则更足以不朽。古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节操本就是德行的体现,而建立祠堂、安奉先祖、光大门楣、敦睦宗族、肃清祀典,这样的功业对乡邦何其重要!孺人生活清苦(朱岸峰注:“断齑画粥”形容节俭),却严教子女(朱岸峰注:“书荻丸熊”,典出欧阳修之母画荻教子、柳仲郢之母熊胆丸助学),使后代皆成才,为人称道。晚年时,她倡议修建宗祠,命儿子可荐、可赞二公除分摊田产外,另捐资完善祠堂台阶,并竖碑纪念。如今人们登堂入阶,见其宏伟壮丽,无不感叹:“若无孺人之力,怎能有此成就?”她不仅是闺阁节孝的典范,更兼具士大夫的美德善行。 时逢朱氏重修族谱,请我作传。我一向乐于宣扬善行,何况孺人这等立德立功的女子?故简略记述,以传不朽。 编撰时间:乾隆五十年(朱岸峰注:1785年),岁次乙巳,仲春吉日 编撰者:赐进士出身、前任始典县知县,泾川胡世科 |
|
来自: 朱岸峰的知识库 > 《旌阳朱氏宗谱(乾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