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务总监系列59】服装行业: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

 万里潮涌 2025-05-19

这是我写财务总监工作随笔系列的第五十九篇文章。字数1200,大约6分钟。

上一篇分享了一下服装行业的标准成本的应用,包括标准成本的作用、制定部门和制定方法。这个也是服装行业成本管理的关键点之一,标准成本法也是具备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最常见的成本管理方法。

那怎么做成本分析呢?

第一: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方向,包括:

1)生产模式分析是资产的、委托加工(OEM或者FOB)、直接采购的成衣等。不同的生产模式,分析的报表展示不一样。

2)成本结构分析服装的成本分为面料、辅料、加工费、特殊工艺费用等。4个部分,大概的占比是多少?

3)品类结构分析不同的品类,成本千差万别。一件羽绒服可能要几百元的成本,但是一件T恤可能只要10-20元的成本。所以分品类分析,是必备的技能。

4)供应商占比分析采购都来自于供应商,从哪个供应商采购的多?采购的成本占比怎么样?核心供应商的采购占比,有没有占到一半以上等。

当然,1)到4)是可以组合分析的。比如,你觉得某个品类的结构分析做完,你想看某个品类的供应链占比分析,也是OK的。

第二、趋势分析

这种一般品牌女装公司做的比较少,但是相对标品的或者专注做某个品类(比如内衣、羽绒服、大衣)等的公司,会比较关注。

1)分品类的趋势分析。看看哪个品类,和去年、前年比,涨价比较厉害。

2)分供应商的趋势分析。看看哪个供应商,和去年、前年比,涨价比较厉害。

同样,分品类和分供应商的趋势分析,也是可以结合的。

第三、比较分析

这个比较难,因为服装是非标品,很难具备直接比较的条件。但是仍然有些方向可以比较:

1)和同行比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单价、标准工序的标准工时等。这个可以通过核价部门的对外交流进行比较。

2)和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上市公司会披露成本结构,特别是上市招股书披露的会更加详细,可以和他们公布的数据做一些比较、做一些参考。

3)同一个品类,不同供应商的成本价格比较。一个大衣,有A、B、C3家供应商,这3家供应商在供应某个品类的时候,价格为什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谁的最优?

【个人感悟】

1)服装行业虽然是非标品,但是财务仍然要想办法从内外部的数据中,找到可以供决策的成本分析方法,为公司的降本增效提供有效的决策。

财务是必须依赖数据做决策的部门,所以必须具备数据分析的思维。

2)以上的成本分析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行业。但是具体哪一种分析方法,放在哪一种业务场景,需要财务人员进行精准的判断。这就是经验的价值,也是财务的软实力。

很多时候分析了很多数据,但是没有用,为什么?因为没有和业务场景结合,没有和老板的决策场景结合。

你们公司的财务,怎么做成本分析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