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之际著名诗人刘友光行迹

 思想的救赎 2025-05-19 发布于广东

刘友光,原名自烨,字杜三,号渔计、鸾佣、辋庵居士,湖南攸县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前后。出生。

天启七年(1627)。与胡承诺交。

崇祯元年1628)前后。始学诗。

崇祯三年1630)前后。与陈五鼎、释溥良读书攸县柏庵。

崇祯六年1633。与陶汝鼐等人游攸县灵龟峰。

崇祯七年1634。与陶汝鼐、伯兄刘自焜聚于叶庐。

崇祯八年1635。受知于湖北提学佥事水佳允。

是年前后,游安徽,识陈肇曾。

崇祯九年1636。中上攸县令胡良知论马政书。

崇祯十年(1637)。游金陵。与方以智、谢璠、范文光、傅鼎臣、陈弘绪、刘城、罗玄目、龚当时、刘肇国、刘湘客、任乔年等人交游。与万曰吉同入吴伟业之门。

崇祯十年(1638)。在长沙与陶汝鼐、胡统虞、郭金台、冯一第、黄学良、尹尊子、谢、吴次梅、谢鲁玉等人交游。

崇祯十二年(1639)。参订《四书大全辩》。

崇祯十三年(1640)。游金陵,与杜濬、许王俨、廖元度、罗贤胄、屠希纲、胡统虞、李大泓、毛一骏、胡承诺、吴骥、罗其鼎、王文南、申季鹰、刘城、谢璠、谢鲁玉、陶汝鼐、冯一第等人交游。与程游江南。

崇祯十五1642)。在湘与蔡道宪交游。与王夫之通信。

崇祯十六年(1643)。在江南与陶汝鼐、吴骥、王铎、胡承诺、王岱、胡统虞、李语斋、杜濬、程邃、林茂之、唐存三等人交游。六月,与王岱进京。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堵胤锡北上赴任,道次攸县,与刘友光相聚甚欢。六月,与周二南等人祭蔡道宪于长沙。

顺治二年(1645)。六月,于攸县祭周二南。 十月,遇陶汝鼐于衡山。十一月前后,晤王夫之。随后入闽,任南明朝廷简讨。是年,识钱澄之。

顺治三年(1645)。归湘。

顺治十二年(1655)。在攸。与彭年通信。

顺治十三年(1656)。在攸。参订陶汝鼐《荣木堂集》。始识彭而述。

顺治十四年(1657)。在攸。重建攸县乡贤祠。

顺治十五年(1658)。进京会试,王岱、吴山涛、嵇宗孟、吴百鹏、王舟瑶、唐世徵、万尔昌亦参加本科会试。在京与方文、赵开心、胡尔恺、赵而忭等人交游。

顺治十六年(1659)。在攸。纂成《攸县志》。

康熙元年(1662)。与车万育、陶汝鼎、陶之典、刘象贤等数十人建岳麓书院文昌阁。

康熙五年(1666)。与陶泓晤于攸。冬,在京。

康熙六年(1667)。正月,在京与何亮功、纪映钟、龚鼎孳、王岱、严沆、吴骥、王士祯、王崇简、胡承诺、罗人琮、刘道开交游。与胡承诺偕行出都。七月,留滞长沙,与廖元度往来密切。

康熙1668)。在长沙与陶汝鼐、廖元度等人交游。十二月,《憩岳堂诗》成,朱徽序。月底返乡。

康熙八年1669)。与郭都贤通信。

康熙九年(1670)。与郭都贤通信。

康熙十年(1671)。六月,抵沙河知县任。八月,祭魏征。秋,罗人琮来访,

康熙十一年(1672)。三月,往魏征庙。五月,祭龙神于沙河赫山。

康熙十二年(1673)。春,识魏宪,参订其编《百名家诗选》。

康熙十四年(1675)。七月,钱澄之来访。

康熙十六年(1677)前后。与王夫之等人《宝宁寺志》。

康熙十七年(1678)。以政声卓著擢行人司行人。未赴,病卒。

刘友光书郭金台《石村诗集序》
刘友光寄王夫之诗
刘友光寄方以智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