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腊|从刀剑到记忆:一位马尼将军&35万余本都亡魂,比雷埃夫斯的双重凝视

 侨见欧亚 2025-05-20 发布于希腊

导读:五月的比雷埃夫斯,如海水般明亮的海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响。昨日,这座雅典的外港不仅迎来了国际博物馆日的热闹喧嚣,更见证了两个震撼人心的纪念仪式: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的英雄马夫罗米哈利,与20世纪初遭奥斯曼土耳其驱逐屠杀而遇难的本都希腊人(Pontic Greeks),这两段看似遥远的历史,在2025年5月18日这一天,于比雷埃夫斯的城市心脏交汇。

一边是“自由或死亡”的铮铮誓言,一边是被遗忘的伤痛记忆,这座千年港城用两场庄严的仪式,将民族的荣光与创伤一同铭刻。

希腊人民在国际博物馆纪念日这天,用两场庄严而深情的仪式,唤醒了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两个名字——一位曾挥剑斗争的英雄,一群曾沉默赴死的灵魂。他们分别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时间点:一个在1821年,一个在20世纪初的动荡边缘。而比雷埃夫斯,把这对两段历史的纪念放在了同一天,放在了城市心脏的跳动里。

✊一把刀的誓言:马夫罗米哈利与“自由或死亡”

提到希腊独立战争,就绕不开一个地方——马尼半岛(Mani)。在这片山海交错、石头锋利得像民族性格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位传奇人物:佩特罗斯·马夫罗米哈利(Petros Mavromichalis),也称“Petrobey”。

在昨天中午时分,比雷埃夫斯在市中心的保罗斯·巴科扬尼斯广场举行了马夫罗米哈利雕像揭幕仪式,以国家之名致敬这位将军,这不是因为他曾在雅典开过议会,不是因为他曾与奥斯曼帝国谈过判,而是因为他在动荡岁月中,代表了“我们不投降”的精神坐标。

图1:佩特罗斯·马夫罗米哈利雕塑揭幕仪式现场


在雕塑揭幕的纪念仪式上,军乐庄严,官员肃立。比雷埃夫斯市长、多位历史学者与军方代表分别发言,讲述他如何从马尼地区的领袖人物,成长为希腊南部最坚定的抗奥斯曼力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8213月,是来自马尼的马夫罗米哈利在卡拉马塔率先升起希腊革命的旗帜,

这面旗上绣着广为希腊人所熟知的三个词语:

Ελευθερία ή Θάνατος”(自由或死亡)。

这不是一句浪漫主义口号。这是彼时每一个起义者的生死抉择。

纪念雕塑揭幕仪式最后,曼尼女性低声吟唱传统哀歌《马夫罗米哈利纳的哀歌》,孩子们朗诵古老诗行。这不是结束,而是记忆的继续。

图2:来自希腊各地文化协会的群众巡游纪念马夫罗米哈利雕像揭幕


比雷埃夫斯为何选择纪念这位将军?答案或许藏在一座千年港口的灵魂深处——自由不只是诗人赞美的词汇,它更是普通人一代代选择抗争、记忆、并传递的信仰。

🕯来自黑海的哀歌:35万余位"本都希腊人"的沉默纪年

一夜之间失去一切的民族,有时不会哭,而是沉默地走进历史书中一页残破的角落。

518日傍晚时分,海边的亚历山大广场聚集了响起低沉的奏乐,市民和政要学者等在一起纪念106年前在黑海沿岸遭遇屠杀的35.3万名本都希腊人。

在晚上9点左右,夜幕刚刚降临,希腊人们开启了一场极具情感张力的追思仪式:青年人跑步进场点燃火炬、教会代表主持祷告,管弦乐队奏乐表哀思、讲述和追忆、历史学者回顾当年联合国未能及时干预的背景、敬献花圈、奏希腊国歌、艺术家朗诵幸存者的回忆录片段、极具动感的希腊舞蹈表演。

当希腊国歌奏响的时候,坐在广场石墩上吃卷肉饼的两位极具嬉皮士风格的人,他俩即刻放下手中的食物,站起来面向乐队方向肃立。

那一刻,希腊人民的爱国和民族情怀在他们身上具化了,而不仅仅体现在在台上讲话的政要和学者的言语中。

“Πόντος”(Pontus),是古希腊人对黑海南岸的称呼。从公元前8世纪起,这里居住着大量希腊移民。他们建立了城市,传播了希腊文化,也在几千年的波涛中发展出一支独特的“本都希腊人”族群。

图3:"本都希腊人"大屠杀106周年纪念活动的朗诵现场


但到了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崩溃,他们成了被怀疑、被驱逐、甚至被系统性屠杀的“异族”。

更令人动容的是,一位幸存者后代在现场展出其祖父留下的日记本:字迹斑驳,记下了逃亡途中死去的兄弟、母亲失踪的日子,还有一个孩子写下的最初希腊语单词——“πατρίδα”(祖国)。

这场仪式,不只是在讲一个“过去的故事”。它在提醒当下:历史不能被掩埋,更不能被重演。

🌀比雷埃夫斯:历史不是沉默的,而是呼吸的

比雷埃夫斯,这座港城,不止运送船只与货物,也传递记忆与信仰。

一边,是为国家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马夫罗米哈利,一边,是在世界冷漠中沉默赴死的本都希腊人。这两个纪念仪式并置,仿佛构成了一个历史的坐标轴:自由与牺牲,抗争与记忆,都是民族灵魂的两个向度。

视频1:”本都希腊人“大屠杀106周年纪念活动剪影


历史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流动在城市的街头广场,也潜藏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与眼神中。

也许这正是比雷埃夫斯20255月最动人的意义所在——它用一座城市的肩膀,承载了整个民族的荣光与创伤。

📌结语

常听人说,现代人离历史太远。但或许你不需要成为历史学家,也能理解马夫罗米哈利的“自由或死亡”,或体会一个海外的希腊裔祖母如何教孩子念出“patrida”。

因为历史,并不只在书上。它在每一次纪念中活着,在每一个愿意记得的人心中延续。

下次当你跟随雅典巴士观光线或路过亚历山大广场上的那座看似朋克风格的金属拱形雕塑或者地铁三号线出来到市政剧院时,不妨驻足片刻,那座雕塑脚下,展示着你从未听说、却令你动容的故事。

你是否也曾在旅行中,感受到历史的眼神?欢迎留言分享你记忆中最有精神的雕像故事。




有趣的灵魂|有趣的人生


公众号图文视频©HeyJour | JuneHU

侨见欧亚|瞧见不一样

图片

图:被海三面环绕的城与国(©JuneHU)

#希腊人文风物 #希腊日常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