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年不联系的初中同学让我给礼金”:最高级的教养,是没有理所当然

 精读君 2025-05-20 发布于福建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234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35个词条

01

前几天,看到一个网友吐槽,他12年没见过面的初中同学突然找到他,说邀请他参加婚礼。

网友在深圳,而同学在合肥,距离不算近,他婉拒了同学的邀请,并送上了祝福。

两人在2021年才加上微信,加上微信的第二天,同学就给他打来语音电话,开口就是向他借几百块钱,网友想着金额也不多,就借给对方了。

没想到,后面每个月同学都会找他借钱,而且每次还款都比保证的还款时间晚。

几个月后,网友就不想再借了。

这次他婉拒了同学的婚礼邀请,没想到同学却来了一句:人不到礼到就行。

同学让他给礼金,然后表示后面会把喜糖和喜烟寄过去给他。

网友觉得不可思议,他觉得同学是把他当冤大头了。

于是他问:“什么礼?”

同学反问:“人不到?礼不到?”

他:“为啥要给礼?”

同学问:“人又不到,礼又不到你想干嘛?”

他向同学表达了自己的不适,但同学反而觉得是网友奇怪,认为只要被人邀请了,就应该给礼金。

网友直呼:“那我喊全天下所有人,我不是要起飞?”

同学有些生气了,说这是人情费,是互相往来的,而且他总共才叫了10个人,网友就是其中一个,说明他把网友当好朋友好哥们了。

他称自己不靠礼金发财,说“人不到礼到”这句话只是客套话,放下狠话让网友“爱随不随”,并问道:“同学结婚,有叫你的吗?”

网友回答有,但是其他同学并不会说人不到礼到,并且他认为礼金这种东西只有随礼的人主动给,没有结婚的人主动要的。

况且他们两个人只是普通的初中同学,十几年没联系了,唯一的联系就是借钱,属实谈不上好朋友。

他祝同学新婚快乐,并主动结束了对话。

02

这个帖子一发出来,其他网友不敢相信居然还能掰扯这么久,早就应该在借钱的时候拉黑删除了。

大家都觉得,所谓的“人不到礼到”并非什么客套话,而是赤裸裸的要钱。

是啊,日常生活中就是有很多这样总想着在别人那边获取更多的人。

所谓细节里面见教养,正常的社交应该是亲疏有度,而不是毫无边界。

有一个男生第一次去见女友的家里人。

在这之前,女友的弟弟因为工作关系,想要住在男生准备的新房里。一开始男方父母不同意,但男生还是说服了父母让女友弟弟住下。

到了那边,女友父亲就要求他买条烟送给姐夫,说是礼节。

他没有送烟,只是买了一箱牛奶给姐夫家,结果姐夫向女友父亲告状,责怪他没买烟。

他很奇怪,姐夫怎么知道会有烟这件事。

不仅如此,国庆期间女方家亲戚结婚,他也被要求随礼,一起去拜访其他亲戚,也被要求随礼,同样是他们家的“礼节”。

图片

但他很不理解,自己目前还只是一个男朋友,需要做这些吗?

网友辣评:“一人谈恋爱,全家升天的感觉。”

这种没有分寸的家庭,属实令人有点难受。

03

总有一类人,想借着人情这个幌子,理直气壮地占尽他人便宜。

这类人往往只看得见摆在眼前的利益,却没看见利益之外的利害关系和后果,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因为,哪怕他们占到了小便宜,却也让人见识了他们狭隘的格局。

想起一个与上述网友遇到的事非常雷同的一件事情:

一女子与一位同事在多年前就共事过3个月,不久同事便辞职离开了。

同事辞职后,两人一起吃过一次饭。

算算日子,至今已经六年没见过面,五年没有过任何联系了,期间甚至连朋友圈的互动都没有过。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同事近期突然给她发来了结婚请帖。

帖子上写着婚礼在另一座城市举办,相隔甚远。

更让她无奈的是,即便她在微信上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在婚礼当天无法到场后,这位同事却明晃晃地问道:“那你只有在微信上表示一下了”。

当她献上祝福言语,同事更是直接地说到:“有红包吗?人不来心意可以来。”

对方的行径令女孩大跌眼镜,却与上述网友的同学如出一辙。

记得《社会交换理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情关系最本质的隐藏逻辑是,要有对等的价值交换。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明白:最高级的交往,就是互惠互利。成年人的友谊,都需要有来有往的维护。

没有理所当然,更没有一味索取。

共勉。

作者简介:何似,平凡生活中,有暗香盈袖,关注公众号何似酒肆(ID:heside9),与你共同思考、记录、欣赏世间万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