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熊红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学习,努力进行自我提升。在创作同时对综合材料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努力探索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熊红: 1966年生于绘画世家。 199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师从刘书民导师。2014年师从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先生,学习艺术史论。 2003年油画作品:《怒斥逃兵》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2004年油画作品:《假日阳光》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广东展区暨——建国55周年广东省美展。 2005年国画作品:《树的记忆》入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美术大展。 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师从刘书民导师。 2014年师从著名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先生,学习艺术史论。 我最早接触拼艺,是偶然受到“美国被子”的启发,艺术家们从200余年前美国妇女的传统拼布艺术出发展开跨国、跨文化的创作。借此契机,追溯到广西、贵州及云南一带,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劳动妇女很早以前的“百衲布”等民间手工艺品,再汲取苏绣等民间刺绣的技法和传统剪纸、剪影艺术的养分,甚至油画对于色彩的理解,在糅合国外的用途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本民族的工艺、图案和元素。可以说,拼艺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从普遍性来说,由于思维差异及社会传统,女性视角倾向于细腻、阴柔、浪漫、感性、梦想。另一方面,我认为在当代,男女在文化意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并没有基于两种性别的横向的明显区隔,只有纵向之分,比如基于文化层次或经济、社会资源的社会分层。从这一点出发,当代艺术家不需要被冠以男性或女性的区别称谓。 当代艺术与设计之间有很强的关联,首要的一点,当代艺术应是先锋的、革命的、观念性的,给设计的潮流带来导向作用。设计源于生活的需要,注重人性和实用性,同时,设计又有高于生活的要求,追求美感。 艺术上的精神追求是无止境的。于我个人创作而言,实验水墨创作是这些追求的外化表现,而女红(拼艺)则是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心灵的一种体验,着重于内求和内修。其所表达的内容,联结历史,因应时代,便是个人“活在当下”的坚定态度。 艺术是一种修改,要静下来,慢下来,细细体会生活中的细节。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