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长寿的根基,先搞懂这两个真相 1. 气是搬运工,负责把营养送到全身,把垃.圾运走(比如脂肪); 血是营养库:给身体各器官充电,血不足能量就低,干啥都没劲。 老祖宗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血能养气,缺谁都不行! 2. 胖瘦都是气血闹的 ①胖人多气虚:气不足,代谢慢,体内垃.圾(脂肪)运化不出去,在体内聚集,导致肚子大、胳膊粗,痰多等;所以这种的调理重点在:补气+祛湿,先通后补! 食疗:黄芪粥(黄芪、大米)补气利水;茯苓山药饼(茯苓粉、山药粉、面粉)健脾祛湿 运动:快走/八段锦(升阳气),每天40分钟,出微汗最佳 切忌:胖人乱补阴,吃阿胶、熟地,就是给身体加重负担,增加痰湿,越补越胖; ②瘦人多血虚:血不足就阴虚,导致虚火大,身体火大烧过头,不仅加快体内垃圾代谢,同时也把营养全烧没了,就会出现干瘦、爱出汗,口干失眠等;所以这种的调理重点在:补血+滋阴,先养后清!所以,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补气还是补血,最根本的都需要补脾! 食疗:龙眼肉+西洋参(养心脾、补气血); 穴位:揉三阴交(内踝上3寸),每天3分钟,补肝脾肾三阴。 切忌:瘦人乱补气,喝黄芪水等于火上浇油,越补越燥(先滋阴再补气); 而补气血的关键在脾胃! 我们吃进去的饭,全靠脾胃加工转化成气血;脾胃虚,运化弱,不管吃再多补药,脾胃不消化,全白搭! 那怎么知道自己脾胃虚不虚呢? ①看手——食指 食指弯曲变形、并拢有缝(漏财手):90%脾胃虚,存不住营养,像个漏斗。 ②看眼——眼袋 眼袋大、水肿:脾胃虚,水湿排不掉,堆在眼下。 ③看舌头——胖大舌+齿痕(脾胃湿重);中间深沟+裂纹(脾胃虚,气阴两虚)。 补气血是慢功夫,别指望吃几天就见效!先把脾胃修好,再根据体质补气血,比吃啥名贵药材都管用。如果常年疲劳、胖/瘦得异常,建议找中医搭脉,辨证开方更精准 ![]() |
|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中医四大虚阳阴气血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