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中医科工作40多年的医生,我见过太多自闭症患儿和家长走过的弯路。 今天想和家长们聊聊两个常见的误区: 第一,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语言迟缓、社交回避情况时,总说“贵人语迟”。他们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可能有的特殊技能上,甚至给孩子贴上“天才”“专注力强”的标签。这种认知偏差,很容易让孩子错过 3 到 6 岁的关键干预期,耽误治疗。 第二,有些家长带着孩子辗转各大机构,每天安排五六种训练课程,结果孩子越来越抗拒,症状反而加重。 ![]() 从中医看来,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是先天元气不足,导致心神失养、窍道不通。就像一盏油灯,如果灯油不足,火苗就会微弱。这时候单纯训练孩子说话、认字,就像不断拨动灯芯,反而消耗更多能量。 很多家长会问,那这“窍”该怎么开呢?其实啊,用对药,就能把这“窍”打开。这关键的一味药就是“石菖蒲”。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它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能有效疏通孩子体内闭塞的气机,让他们被蒙蔽的“神窍”打开。 ![]() 在临床中,我遇到过一个孩子。他 4 岁了,还不会说话,也不和别的小朋友玩,总是自己待在角落里。家长之前带他去做感统训练,孩子状况却越来越糟,甚至出现自伤行为,把家长急得不行,四处打听后找到了我。 经过详细问诊与诊断,我发现这孩子是因为先天“真气”不足,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神窍”闭塞。 ![]() 于是,我给他开了个中药方子,里头就用到了石菖蒲。 组方如下: 石菖蒲、远志、郁金、茯苓、白术、党参、陈皮、甘草。 其中,石菖蒲为君药,它能直接作用于心窍,远志协助石菖蒲开窍,还能安神益智,郁金能行气解郁,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党参补中益气,陈皮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 家长按照这个方子给孩子调理,我一边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互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孩子的变化很明显。他开始慢慢说话了,也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反应。 ![]() 还有一个孩子,5 岁了,语言和社交能力都很差,情绪也不稳定。经过诊断,我发现他是脾胃虚弱,导致气机不畅,“神窍”不通。 我同样在组方里用了石菖蒲,组方为: 石菖蒲、益智仁、白术、山药、茯苓、太子参、陈皮 、砂仁、甘草。 这个方子里,石菖蒲还是开路先锋,打开孩子闭塞的“神窍”。益智仁温脾暖肾、固精缩尿,配合石菖蒲增强益智开窍的作用。白术、茯苓、太子参、山药一起健脾益气,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与身体抵抗力。陈皮、砂仁理气和中,防止气机郁滞。甘草调和药性。 ![]()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治疗,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很大,开始主动和周围人交流,社交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情绪也稳定了。 家长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家长缺乏对自闭症的准确认识,看到孩子没明显进步就着急换治疗方法,这对孩子很不利。 中医治疗自闭症需要时间,要慢慢调理,不能急于求成。 ![]() 作为医生,我会一直努力探索,用中医的方法帮助更多自闭症孩子。也希望家长多了解中医知识,积极配合治疗,让孩子有更多康复的机会。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许多自闭症孩子能逐渐康复,融入正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