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我们总标榜的“现代”,真的与传统彻底断裂了吗?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核心议题。
在工具层面,从传统到现代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掌握工具的强度空前绝后。可在生活本质层面,也就是“道”的层面呢?中国古代儒道思想都认为,生活本质具有连续性。就拿“生老病死”来说,这人生最基本的困境,古人面对的方式,到如今我们依然如此。“生”无法选择,“老”无法克制,“病”难以解决,“死”更无人能躲,死亡还是伴随每个人的本质可能性,这就是“向死而生”。所以,“现代”与传统在生活本质上的断裂,不过是虚构。
虚构的断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带来了现代性。现代性有着单面性、“机心”、数字理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又导致意义缺失、道德相对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构成了虚无主义的世界。
面对虚无主义,儒家精神能给我们巨大帮助。儒家是乐感文化,追求的孔颜乐处是最朴素的幸福。这种幸福关键在于内在心灵状态,在于是否拥有幸福品格。幸福品格建立在神圣感和敬畏心、“仁”的花朵和“忧”的责任感上。神圣感并不遥远,培养敬畏心就能感受到。“仁”像花朵,包含爱、敬畏等多个侧面,麻木不仁就是没有感知能力,要“求放心”。“忧”是责任感,能让我们延伸责任到社会,让人生因责任而充实饱满。
总之,在探寻生活真谛的道路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如儒家精神,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从中汲取力量,去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问题。
|
|
来自: 现代超人图书馆 > 《007 中西精神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