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型之路:向华为学习如何打造系统化能力,IPD持续提升企业价值

 孙继彬成本归零 2025-05-21 发布于广东

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二级流程是其产品管理体系的核心骨架,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构建,覆盖从需求洞察到退市管理的全环节。

以下详细阐述IPD下七大关键二级流程及其运作逻辑:

一、需求管理流程(OR, Offer Requirements)

1. 目标

确保客户需求精准传递至研发体系,避免“需求失真”。

平衡市场需求与技术可行性,实现商业成功。

2. 核心步骤

需求收集:通过客户访谈、竞品分析、VOC(客户声音)捕获需求。

需求分析:使用$APPEALS模型评估需求优先级(价格、性能等8维度)。

需求分发:将筛选后的需求分类导入IPD流程(如基础研究需求导入TMG)。

需求验证:在PDCP(决策检查点)确认需求与产品规划的匹配性。

典型输出:《市场需求说明书(MRS)》、《技术需求规格书(TRS)》

二、技术规划与开发流程(TPP, Technology Planning & Process)

1. 目标

提前布局核心技术,避免产品开发时“等米下锅”。

构建技术货架,支撑多产品线复用。

2. 关键活动

技术路标规划:定义3-5年技术演进路径(如基站芯片制程从14nm→7nm→5nm)。

异步开发模式:基础技术研发(如鸿蒙微内核)独立于产品项目。

技术评审(TTR):评估技术成熟度(如MEMS陀螺仪量产可行性)。

核心工具:技术成熟度评估矩阵(TREADS模型)

三、产品开发流程(PDP,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1. 目标

将需求转化为可交付产品的执行主流程。

控制开发成本与进度风险。

2. 阶段划分

概念阶段:确定产品包需求(PCR)、商业计划书(Charter)。

计划阶段:完成WBS分解、资源计划(如投资200人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