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新疆的馕究竟是怎样做的?

 九州好人 2025-05-21

近日,有学员问我,新疆的馕这么好吃,放很久很久都不会变质,究竟是怎样做的?

这一篇,我来说说馕。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新疆的馕究竟是怎样做的?

馕:波斯语音译,意为面包。

馕在新疆有着“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的美誉。

历史上伽师人就以打馕为谋生手段。

馕,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传统主食。

馕的外皮是金黄色,由面粉打制而成,发酵时不放碱,放少许盐。

馕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大的馕叫:艾曼克。

艾曼克中间薄,边沿厚,中央有花纹,直径达在40-50厘米之间,新疆人习惯称艾曼克为馕中之王。

最小的馕叫:托喀西。

托喀西厚1厘米,是制作馕中最精细的一种。

还有一种是:格吉德。

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个洞。

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

卡特力玛,也被称为千层馕,营养丰富,在新疆的喀什有着悠久的历史,味道很好,能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所以,很适合做方便餐,随拿可随吃。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新疆的馕究竟是怎样做的?

说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牧民们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生活,他们㳺走于寒冬酷暑,长年累月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塔里木河两岸生活。

一出门,少了也会耗时十天半月,有时走得远,一年半载的也是常有的事。

他们为了不挨饿,会带着干粮再上路。

可是,干涸的塔里木河并不能为牧民提供充足的饮水,他们出发后,要不了两天,带着的干粮就会硬得像戈壁滩上的石头。

硬硬的干粮咬一口,门牙都会冒火。

有一天,太阳任性得很,出来不多久就如大火炉一般,没有一丝风,伴着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沙尘,浮在半空中,能将身上汗水全部扫干。

这时,空中弥漫着羊毛被烤焦的味道。正在吃草的羊热得受不了,便学会了挖坑,将头钻进土里,咩咩一直叫个不停。

牧羊人被太阳烤得浑身直冒油,体内的水分似乎全部要被蒸发了,热得实在受不了,牧羊人便扔下羊群,跑回家去,距离差不多会有几十里。

牧羊人一进家就一头扎进水缸,出来扑棱一下,头上的水立刻变成了水蒸气。

他看到了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块面团,起劲去抓了过来,严严实实地扣在了自己的头上。

面团凉丝丝的,放在头上可舒服了。

缓了一口气,他想起了被扔在外面的羊群。

太阳还是火一般,牧羊人踏上了炙热的土地,不断飞扬的粉尘,让牧羊人刚刚的冷却瞬间消散。

不过他还是朝着羊群走去。

就这样走了不久,他突然闻到了一股香味儿。

咦,哪飘来的香喷喷?

牧羊人左看看右看看,顺着香气,他一路小跑。

可是,香味一直在,却找不到是何处飘过来的。

专心致致的牧羊人,不甘心,一直在寻找,不小心被脚下的一条红柳根绊倒,同时,他头上的面团滑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然而,这股香味儿越来越浓,牧羊人随手捡起一块儿碎饼放进了嘴里,不吃还好,这么一吃,这烤过的面饼外焦里嫩,香脆可口,特别好吃。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新疆的馕究竟是怎样做的?

牧羊人高兴极了,他一边嚼着面饼,一边脱下袷袢,把摔在地上的碎饼包了起来,飞奔着跑回村里。

路上,他只要见到人就送这人一块碎饼,他等着人家说:好吃好吃真好吃。

就这样,他一路走一路让人吃着碎面饼,听过很多遍夸赞好吃,牧羊人才确认这个东西是真的好吃。

吃过的人们听着牧羊人讲这好吃的饼子是如何得来的后,都纷纷效仿。

他们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有个名字。

牧羊人把大伙召集到一起,集思广益,想来想去,讨论来讨论去,牧羊人提议:馕。

大家都觉得很好,就用了这个名字。

可是,天并不是一直会晴,当在没有太阳的阴天,或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就吃不到馕。

他们在吃不到馕的日子里很期盼烈日。

牧羊人想,可不可以在自家院里挖个大坑,内壁用黄泥抹实,中间烧起红柳根,等炭火通红时,把和好的面团贴到四壁上。

不一会儿,馕的香气四溢,面香油脆的烤馕,味道比自然晒熟的更好。

打这以后,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就再也离不开馕了。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新疆的馕究竟是怎样做的?

馕,在新疆人的心目中就是一种象征。

掉在地上的馕渣子,他们会顺手拾起来放到高处,让鸟儿去食,不浪费。

在他们结婚的时候,新郎和新娘会醮着盐水一起吃馕,这就代表两个人有福同享、白头偕老。

后来,馕的品种越来越多,从1984年出版的《维吾尔族食谱》里就有20种馕的制作方法。别看品种多,万变不离其宗。

馕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小麦粉或玉米面粉都可制作,还有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用发酵面或死面制作。

传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时,充饥的就是馕,馕的耐保存特点帮助唐僧走完了这充满艰辛的旅途。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

就是因为这个传说,烤馕成为吐鲁番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

当地人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中,地位相当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